郑畋的评价 郑畋,唐朝宰相、诗人。因为他在文学方面的出类拔萃和为大唐做出的卓越贡献而青史留名。那么,关于郑畋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黄巢雕像 郑畋的父亲是桂管观察使郑亚,因为郑亚卷入了党派斗争,所以一直被朝廷上得势的权贵所排挤,作为郑亚之子,郑畋也无可避免的卷入明争暗斗的权力较量之中。由于郑薰的阻挠,郑畋一直没有进入朝廷大展身手的机会,但是,郑畋官至丞相之后,依然重用郑薰,因此有人评价他以德报怨,深明大义,在大唐的江山社稷及百姓的安危面前,再大的私人恩怨,他都能不记前嫌,有这样的好官,是大唐和百姓的大幸。 黄巢叛乱时,天下大乱,大唐江山分崩离析,百姓流离失所,皇帝四处奔走,慌忙逃窜。但是,被召回朝廷的郑畋对被贬官一事毫无芥蒂,在皇帝面前写血书以表退黄巢之决心,他与众将士歃血为盟,发布檄文,团结人心,最终将黄巢打回了岭南。对于此,王夫之、黄震、欧阳修等都写过文章,赞颂郑畋的慷慨大义,赤胆忠心。 有诗这样评价郑畋,说他“出将有破贼之功,入相有运筹之益”。的确,郑畋为大唐的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征时,他亲临战场;太平时,他躬身朝堂。到了晚年,丝毫不留恋权势,功成身退。这种豁达的气度折服了无数的仁人志士。 郑畋的成就不光体现在仕途上,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令人望尘莫及,刘昫就曾夸赞他,“文学优深,尤能赋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