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清朝错失了哪八次重要的历史机遇?(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2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三次,雍正时期,天主教与儒家传统发生冲突,雍正帝驱赶天主教徒、废除天主教堂,在维护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把通往西方科技文化的窗户关上。
    在雍正朝,全国天主教堂约300座,受洗教徒约30万人,天主教与儒家传统发生冲突,雍正初年,驱赶内地耶稣会士到澳门、封禁天主教堂改其为“天后宫”,浙江巡抚李卫在雍正帝支持下,撰写《天主教改为天后宫碑记》说:我皇上“去荒诞狂悖之教,而移以奉有功德于苍生之明神,不劳力而功成,不烦费而事集,此余今日改天主堂为天后宫之举也。”
    
    网络配图
    如果说将天主堂改为学宫,尚有普及教育的正面作用;而将天主堂改为天后宫,两者都在供奉“明神”,没有本质的不同!显然,雍正帝最关心的是“天主”与“人主”的矛盾,是“一国之中宁有二主耶”?他还是为着帝王的专制,雍正帝驱赶天主教徒、废除天主教堂,在维护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顺手把通往西方科技文化的窗户关上,是为第三次。
    第四次,乾隆朝,英国使臣乔治?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但乾隆帝高傲自大,固步自封,造成了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失败,乾隆帝看不到世界发展的潮流和工业科技的进步,拒绝了英国的要求,堵塞了交流的渠道。
    在乾隆朝,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使臣乔治?马戛尔尼等一行92人来到中国,英国使团的使命是“交使通商”,乾隆帝却以为是来向他进贡祝寿的,旨称英使为“贡使”、礼品为“贡品”,并在其车船上插着“英国特使进贡”的旗子,马戛尔尼等在北京圆明园稍事休息后,前往承德避暑山庄,参加乾隆帝83岁寿辰庆典,途经万里长城,马戛尔尼等颇为震惊和钦佩。
    在避暑山庄淡泊敬诚殿的万寿庆典上,英使会见乾隆帝的礼仪成为争论的焦点,清朝要求马戛尔尼行三跪九叩礼——“一到殿廷齐膝地,天威能使万心降。”下跪表示英国的“归降”;马戛尔尼只同意行单膝跪礼,马戛尔尼递交了英王用英、法两种文字书写的表文,要求英国派代表常驻北京,乾隆帝认为:此不合天朝体制,断不可行。
    马戛尔尼还要求:允许英国商船在珠山(今舟山)、宁波、天津等处经商,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一个买卖货物的洋行,并在珠山、广州附近划一个小岛为英国商人存放货物等,乾隆向英王发出回书,对英王的上述要求,逐条批驳,断然拒绝,这标志着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之失败。乾隆帝高傲自大,固步自封,陶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他看不到世界发展的潮流和工业科技的进步,拒绝了英国的要求,堵塞了交流的渠道,是为第四次。
    第五次,嘉庆朝,英王第二次派遣以罗尔?阿美士德为正使的访华使团,再次向中国提出通商的要求,再遭拒绝,从而使清朝堵塞了中西交流的渠道,失去了向西方借鉴、学习的机会。
    嘉庆帝以“蕞尔小国”,前来“输诚”,而“勉从其请”,这次还是因为英使拒绝向嘉庆皇帝行三跪九叩礼,而被降旨:“该贡史等即日返回,该国王表文亦不必呈览,其贡物一一发还。”使英国使臣被驱逐出境,清朝堵塞了中西交流的渠道,失去了向西方借鉴、学习和吸纳的机会,是为第五次。
    第六次,道光朝,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吃了败仗,但不从失败中总结教训,卧薪尝胆,奋发图强,进行改革,却继续封闭,狂妄自大。
    在道光朝,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继续封闭,狂妄自大,本来应当在鸦片战争后,总结教训,卧薪尝胆,奋发图强,进行改革;然而,道光皇帝以穿带补丁的裤子显示节俭,捡芝麻而丢西瓜,拒不汲取教训,拒绝改革图新,是为第六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