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2:原创才气 到了经济更火热的宋朝,商品经济发达了,生活节奏也就快,过年也就更加热闹,好些在唐朝十分繁琐的流程,放在宋朝就省了,比如拜年! 这事在唐朝,基本都要亲自去,放在宋朝士大夫圈里,经常就是写个贺卡的事:好些士大夫文官里,春节社会活动太多,拜年也就顾不上。经常就派家人带着自己的“名剌(là)”,也就是贺年片,上面写上新春祝福,跑人家府上一送,算是心意到了。 ![]() 网络配图 这种新型拜年方式,后来也越来越多被人接受,好些高官家门口,每逢过年都在门口挂红纸袋,上面有两字“接福”,用以接受贺卡。别管人来不来,这心意到了,就是福气到了。如此拜年方式,很像今日群发微信! 但别看方式很快捷,放在好些认真的士大夫这边,“名剌”却要非常讲究:都是两寸宽三寸长的梅花纸裁成,上面写上名字与贺词,而最讲究的却是贺词,越是有名望的士大夫,哪怕对方和自己关系远,这事也绝不能马虎,必须得是自己原创的好词,而且每一封“名剌”,讲究的就是一家一个样,绝不能和别的重样。数落一下他们的朋友圈,就知道写起来多烧脑! 比如北宋文武双全的名将苗授,这位北宋大词人兼吊打西夏的铁汉,有年回京城过春节,写了几天“名剌”,就累的头晕脑胀,竟深深怀念起前线:制定战略计划,都没写这个烧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