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弹劾他的正是他的门生刘台,此人是隆庆五年的进士,张居正是那年的主考官,两人是实打实的师生关系。张居正对刘台有恩,本身是他的座主不说,在刘台中进士后只做了两年刑部主事的情况下,就提拔他做监察御史,巡按辽东。 这样的际遇,是很多人一生都难得的机会。刘台对张居正自然是感恩戴德,但在他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却出了一桩事,当时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在对蒙古的战斗中取得大捷。 李成梁也是张居正信任的边臣,刘台大概是邀功心切,抢先把这件事上奏了朝廷。但是按照制度,奏捷本应该是总兵和巡抚联名上奏,刘台身为巡按,根本没有上奏的权力。 奏捷邀功,虽然不是大事,但按例应该降谪。按说以张居正当时的权力,是可以照顾一下门生,把这事压下来,但他大概想敲打一下这个弟子,就请旨予以申斥。 没想到刘台反而不干了,他愤懑难平,在万历四年上了一道奏章,做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直接撕破脸皮,公然弹劾自己的老师张居正。 张居正故居 在这份奏章里,刘台列举了老师的七大罪状:一是驱逐高拱示威,又遗书市德,使朝廷无礼于旧臣;二是违反祖制,赠成国公朱希忠以王爵;三是任用张四维、张瀚等亲信;四是威福自用,目无朝廷,朝臣畏居正者甚于畏陛下;五是利用考成法,挟制六部;六是摧折言官,仇视正直之士;七是以权谋私,夺辽王府地,为子弟谋乡试,在江陵造豪宅,接受武臣贿赂。 俗话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克”,这七条罪状,件件戳到了张居正的痛处。由于刘台的特殊身份,更增加了这次弹劾罪状的可信度。 刘台在奏折中甚至指出,张居正“辅政未几,即富甲全楚,何由致之?宫室舆马姬妾,奉御同于王者,又何由致之”?这种隐指张居正有不臣之心的诛心之语,可见必欲置张居正于死地而后快。 利益维系的师生共同体 张居正当然更是震怒不已,最令他愤怒的是“二百年来无门生劾师长者”,大明开国二百年,从未出现的学生弹劾老师的事情,居然落到自己头上。所以他当庭向万历皇帝提出辞呈,“计惟一去谢之”。 张首辅感情激动,当场伏地大哭,以至于万历皇帝亲自下御座搀扶他,再三慰留。张居正才勉强答应,但是依然杜门不出、不理朝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