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的书法成就: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一位大书法家,创造了八分字体。蔡文姬本人对书法也很擅长,韩愈曾说:“中郎(蔡邕)有女能传业。”蔡文姬曾在曹操的要求下默写古籍,说自己不管是真书还是草书都可以写。蔡文姬也因为为曹操默写出四百篇古籍,才名远播而被曹操拿来炫耀。 《三字经》里赞扬:“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吟咏。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可见蔡文姬才气之名。 蔡文姬的“德”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将文姬从匈奴赎回。这年她三十五岁,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田校尉董祀,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有二次婚史的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 ![]() 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公卿名士,对满堂宾客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今天让大家见一见。”蔡文姬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叩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满堂宾客都为之动容。但曹操却说:“可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蔡文姬说:“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终于被蔡文姬感动,赦免了董祀。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对蔡文姬刮目相看,觉得这个女性不一般,夫妻双双也都看透了世间的这种世俗所以溯洛水而上居住在风景秀丽林木茂盛的山区。若干年后曹操打猎经过这个山区还曾去探望过这对夫妻。以曹操这样一种性格如此念一个人的旧情真的是罕见。董祀和蔡文姬还生了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 ![]() (后人纪念蔡文姬—图为蔡文姬之墓) 评讲历史:蔡文姬前半生虽然命运多舛,她但坚忍不拔,终于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贤德成为三国里最善终的美人。蔡文姬也是《三国》里唯一一个才气盖过美貌的美人,就连曹操都被她的才气所吸引,所以说蔡文姬才是《三国》里最德才兼备的真美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