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地主刘文彩也曾做过善事 兴建西南一中学!(3)
当时,中学面积一般不会超过10亩,学校从1942年开建,直到1945年3月才建成,耗资3.5亿法币,相当于当时的200多万美元,40幢古色古香的建筑构成完美的建筑群落。 “其建筑规模,在当时四川同类学校中并不多见。”经四川学者陈本义考证,当时全川只有自贡蜀光中学、重庆南开中学校园规模能和安仁中学相提并论。而且,安仁中学是当时四川规模最大的以中式建筑为主、一次性建成投入使用的中学。 这座学校起初叫做“文彩中学”,直到刘文彩死去后,才因为坐落在安仁镇,所以更名为安仁中学。  这座学校曾经是西南最好的学校!
安仁中学有40幢建筑、400米跑道、德国钢琴……“摩登”中学曾经傲视西南! 如今,校园里浸润着百年书卷气,当年40幢建筑还保留了30余幢,整个学校格局未变。 宏伟大门、千人礼堂均为中西交融的风格,而有着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安仁中学落成纪念塔,早已成为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塔楼大钟虽已不知去向,但塔内纪念碑却详记着过去的历史。 上世纪60年代,曾有人想毁掉这座塔,学校员工极力看护,塔才得以保留下来。完好的上世纪初建筑群落,使这里迅速成为影视拍摄热土,《朱德》、《一只绣花鞋》、《格达活佛》、《挺进大西南》等都选择了在此拍摄。 “把安仁中学称作当时西南最好中学,绝不过头。”几乎与安仁中学同龄的老校长冯建全备感自豪。从读书到留校工作,直到2012年9月退休,冯校长在学校度过了漫长的光阴,他回忆说,安仁中学建成之初,就拥有了图书室、礼堂、音乐室、实验室、仪器室等设施,“在那个年代,这里的教学设施在全省中学中是最齐全的。另外,当时学校操场就有了标准400米跑道,你说先不先进。” 现在的安仁中学分为南北两个校区,两个校区相距约一公里,各占地150余亩,建筑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南校区为原校区,古朴典雅,安闲宁谧;北校区为新校区,环境优美,敞亮时尚,两区毗邻而居,是绝佳的读书求知之地。 发展至今,学校现有教学班70个,在读学生4300余人(含住校生4000余人),教职工260人(其中特高级教师38名,中级教师106名,国家级骨干教师3名,省级优秀教师2名,市优秀教师4名,市劳动模范2名,县十佳教师2名,县十佳教育工作者1名,县百优、百强教师100余名)。 各功能用房新建,场馆新建落成,硬件设施基本齐备,软件完善,因而极具发展潜力。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