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司马除曹 公元239年魏明帝死亡。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佐年仅8岁的幼主曹芳。但势力更大的曹爽很快剥夺了司马懿的实权,独揽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公元249年春,司马氏父子曹爽陪同幼主外出谒祭之机,发动政变,并把整个曹爽集团一律诛灭三族。此后,司马懿开始独掌曹魏中央大权,为后来的司马氏以晋代魏奠定了基础。 司马懿政变,产生了三位强有力的领导人,对魏国实施了十七年较为开明的治理,使三国呈现出一强两弱的格局,魏国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从而为结束分裂局面,再次实现国家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五、杨广夺位 隋文帝的二儿子晋王杨广,一直垂涎于其长兄杨勇的太子位。后来杨勇因生活奢侈渐失隋文帝的欢心,杨广于是捏造杨勇谋反,致使隋文帝将杨勇贬为平民,改立自己为皇太子。 公元602年,隋文帝病重,杨广入宫侍奉。因调戏陈夫人被隋文帝怒斥,杨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杀了父亲登上了皇位。而正是由于隋炀帝后来的横征暴敛,才使隋王朝的气数早早地殆尽。 隋朝灭亡的情况与秦朝惊人的相似。这两个朝代都因为推行急政、暴政而引起大规模民变,但在急政、暴政的背后则是权力的滥用。胡亥和杨广都是要享尽天下艳福的人,但这样的福分没有享受几年,就得到身首异处的下场。 ![]() 网络配图 六、神龙政变 705年,武则天改年号为“神龙”,这一年就被称为神龙元年。此年正月,武则天病重,以张柬之为首的大臣们抓住时机,联合羽林军,发动了政变,杀死了武则天宠幸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拥戴时为太子的李显即唐中宗复位。同年十二月,武则天去世。神龙二年(706年),为唐中宗复位立下大功的张柬之、敬晖、崔玄暐、袁恕己、桓彦范等人被武三思陷害,流放远州,后被杀害。后人称其中的变故为“神龙政变”。 七、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由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府集团在唐朝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李世民杀死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成为皇太子并掌握实权,旋于同年八月初九甲子日(9月4日)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 此次政变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也是意义最为重大的,李世民即位之后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