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光绪被囚禁:自己打扫房间 在瀛台敲锣打鼓解闷(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2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其实,慈禧不知道,肃亲王善耆有一个惊天的计划——一旦慈禧寿终正寝,立即 拥戴光绪帝复辟,重掌大权。为此,他借举行新政的机会,成立了一支消防队,练习爬墙上房,而且按军队的模式,每天按时出操,装备新式洋枪。善耆跟亲信说万 一有事,立即以救火为名前往瀛台,救出皇帝。当然,有人提醒他,等到老佛爷咽气再动手恐怕已经晚了。善耆既不敢轻举妄动,又不肯善罢甘休,为此很是苦恼。
    然而,就在各方面暗中策划之际,光绪皇帝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命运逆转,光绪之死
    光 绪帝自幼多病,脾胃虚弱,成年之后又添了遗精的毛病,由于得不到很好的调理,病情越来越重。他年轻的时候尚能坚持,但此后则日见恶化,出现病入五脏、气血 双亏的问题。此时他百病缠身,心悸、失眠、咳嗽、关节痛等不一而足。有研究者指出:光绪帝可能患有神经官能症、关节炎或骨结核等病症,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 的范畴。
    光绪名为皇帝,但并不能享受很好的医疗条件。当时,给皇帝治病的医生不少,众所周知,中医跟西医不同,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治疗方 案,有的强调“补”,有的强调“泄”,有的使用寒性药材,有的使用温性药材,医生几天一换,治疗也时断时续,不成系统。再加上光绪帝警惕性很高,往往不吃 太监端来的汤药,这样一来,自然收不到什么效果。
    提起光绪帝的病情,还必须考虑到精神因素。他一生感情失落,政治失意,心情压抑。尤其是戊戌政变以来,他处于被软禁状态,备受凌辱和虐待,孤立无助,坐以待毙,担惊受怕,珍妃之死的消息也足以令他精神崩溃,这样一来,就没有康复的希望了。
    
    网络配图
    据清宫脉案记载,从光绪三十四年(1908)初夏起,光绪帝病情迅速恶化,御医和全国各地应召前来的名医均感束手无策,只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地敷衍着。这年的九月中旬,达赖喇嘛从西藏来到北京,光绪帝拖着病弱的身体,连续接见、宴请,为此劳累过度。这时候慈禧也病倒了,她患的是腹泻,已经治疗了一段时间,未见明显起色,但一开始御医并未过于悲观。
    挨 过了十月初十日慈禧太后的生日,光绪帝身体机能迅速衰竭,病入膏肓。他自述有便秘、咳喘、腿酸、失眠、发热、身痛等症状。十六日,光绪帝跟慈禧太后最后一 次召见大臣,他有气无力地斜倚在宝座上,身后垫满了枕头。据大臣回忆,光绪帝说话声音极小,只有简短的几句,慈禧也是一脸病态。从此,光绪帝再没有离开病 榻,十九日起,已经不进食了,很快陷入昏迷。据清政府官方宣布: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光绪皇帝在中南海瀛台的涵元殿 逝世,终年三十八岁。
    据 《清德宗实录》记载,在光绪帝逝世的前一天,慈禧授予光绪帝同父异母弟弟醇亲王载沣“摄政王”的职位,将他的长子溥仪接到宫中教养。光绪帝咽气后,慈禧立 即宣布:溥仪继承同治皇帝,兼祧光绪皇帝,为清朝新一代君主。又规定:“嗣皇帝尚在冲龄,正宜专心典学。着摄政王载沣为监国,所有军国政事,悉秉承予之训 示裁度施行。”这表明溥仪为帝,载沣摄政。实际上他们全是慈禧的傀儡,清朝的命脉还是掌握在慈禧手中。可见,直到此时慈禧不仅对自己的生命力依然乐观,权 力欲也没有丝毫的衰减。
    然而,在慈禧做出这一系列决定的第二天,她就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午后,慈禧太后去世,终年七十四岁。
    噩耗公布,天下震动。为什么年轻的光绪反而死在了慈禧之前?而且,母子二人相差不过二十个小时相继去世,世界上有这么蹊跷的事儿吗?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清史疑案,死因为何
    近百年来,光绪皇帝的死因有两种说法:一是谋杀说;二是正常死亡说。
    长期以来,中国史学界的主流意见倾向光绪帝死于谋杀。人们普遍怀疑慈禧及其帮凶害怕光绪帝在慈禧死后掌握政权,重翻前案,为此痛下杀手。百年间这类猜测不胫而走,广为流传。谋杀的嫌疑人有慈禧太后、袁世凯、李莲英、崔玉贵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