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出师未捷身先死:揭露诸葛亮前后六次北伐(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2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三国演义》写得很精彩,每次北伐失败的原因都各不相同,但事实上,蜀汉每次北伐面临的困难几乎都是相同的。蜀军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运粮问题。蜀道艰险,运输困难,蜀军因此打不起持久战,且容易被对方截断粮道。打到最后,战争基本上就演变成了劫粮战。
    
    网络配图
    另一个是敌军坚守不战。开始魏军还存在一定的主动出击和盲目追击行为,到后来司马懿坚守不战,蜀军几乎没有机会在野战中歼敌,因而无计可施。
    第一个困难,诸葛亮实际上已经基本解决了。他采取了三个办法:一是发明了木牛流马,节省了人力,提高了运输效率,缓解了运力不足的问题;二是采取取之于敌的办法,赴陇西割麦,补充粮草;三是在长期对垒中,实行军队屯田,进一步减少了运粮压力。
    但对魏军坚守不战的问题似乎一直没有解决,以至于蜀军长期驻屯于魏蜀边界地区,直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把一场北伐打成了持久战。
    陈寿把北伐不成的主要原因归结于诸葛亮的能力,认为安邦治国是诸葛亮的长处,而用兵打仗的军事才能不足。并且指出,诸葛亮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统一天下,所以用兵不止,不客气地说叫穷兵黩武。而后人对六出祁山乃至诸葛亮的评价方面大约都没有超出陈寿的窠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