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宗室男性爵位分十二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其中,除了曾在元后富察氏死时被乾隆训斥过的三阿哥永璋,被封了郡王,乾隆其他活到成年的儿子,都被封了亲王。只有作为嫡子的永璂,在乾隆时没有得到晋封,直到嘉庆四年才被封为多罗贝勒。 同样的儿子,甚至十二阿哥还占了个嫡子身份,不能继承皇位也就罢了,还不能一视同仁,连普通阿哥的待遇都不如,乾隆的所作所为,更像是无视了这个儿子。首先,乾隆与富察氏的两个嫡子,乾隆异常钟爱,曾经先后内定他们为继承人,然而,这两个孩子却都不到十岁就夭折,让乾隆很是伤心,认为: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此乃朕之过耶! ![]() 网络配图 乾隆这一番话,是认为自己嫡子缘分浅薄,两个嫡子都是因为自己想立为皇储而早夭。对嫡子继承皇位已经存了抵触之心,加上后来的十三阿哥永璟也是早夭,益加认为自己没有嫡子的缘分。对于仅存的嫡子十二阿哥,这感情也就十分复杂了。仿佛存了种这儿子也随时会夭折的心,也就不愿意多加亲近,以免将来伤心。 如果只是乾隆对嫡子的偏见,十二阿哥即使因为嫡子身份不能继承大统,总该得到的待遇还是和其他阿哥没有多大差别的。但是坏就坏在,帝后关系的崩裂。乾隆三十年南巡的时候,发生了皇后截发一事,具体原因史书上没有记载,乾隆也只是简单的以一句皇后冒犯了太后作总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