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这次伐蜀主张,不仅挫败了关羽的强大攻势,解除了樊城之围,而且也使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两面钳击中原的计划无法实现。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孙、刘联盟,蜀国从此势弱,彻底改变了当时的战略格局,掌握了三国的主动权。显示了他作为年轻将领的杰出才能和作为军事战略家的博大胸怀。 曹操用人的原则,具有“既重才,又忌才;既用人,又疑人”的双重性。加之曹操有识人之明,认为司马懿为人,“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而司马懿的相貌,严整威严,长着一双像鹰一样犀利的眼睛,曹操知其“有雄豪志”(《晋书宣帝纪》)。因此,他对司马懿的猜疑,始终不能释怀。 ![]() 网络配图 当他听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时,就把他召来,先让他朝前走,然后让他回头。司马懿居然能脸朝后旋转90度而身不动。相书上说,有狼顾之相的人,不是奸臣就是国贼。曹操又曾做梦,梦见三马同槽,很犯忌讳,心中始终有疙瘩郁结。就对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于是便想趁早把司马懿解决掉,只是由于曹操太惜才了,迟疑不决,再加上曹丕跟司马懿的关系很铁,多有美言,司马懿才得以幸免于难。 司马懿为曹操所深忌,只能勤勤恳恳地工作,韬光养晦,明哲保身。“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 曹操进封魏王后,立曹丕为太子,司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与陈群、吴质、朱铄同列为曹丕的“四友”。为曹丕所信任和倚重,是曹丕智囊团的关键人物。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惧,司马懿管理丧葬诸事,内外肃然。不久,曹丕威逼汉献帝禅位,想急不可待地受诏时,司马懿建议曹丕谦辞推脱,以示谦卑处下,使曹丕在很大程度上免除天下怨谤,争取了人心,从而巩固了魏国的社会根基。由于司马懿为曹丕“篡汉”出了大力,所以曹丕代汉后,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任丞相府长史,又转为督军御史中丞。参与军事,为曹丕屡出奇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