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爸爸,我们老师今天来家里家访。” 老师:“家长您好,我姓金,您叫我金莲就行。” 爸爸:“您好,潘老师。” 这只是一个小笑话,却暗含一个在民间影响甚大的姓名——潘金莲。她的丈夫与自己成为丑陋和淫荡的代名词,然而历史上确有其二人,还是真的夫妻。只不过没有《水浒传》中描写的那么不堪。  网络配图 1、不卖炊饼的武大郎 武大郎,姓武,名植,字田岭,幼名为大郎。祖籍山西晋阳郡,是商殷武丁的后裔。后来祖上搬到了河北清河县,出生在武家那村。 武植少时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庭十分贫寒,曾在一个染坊当过学徒。不过自身聪慧非常,在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能文能武,终于人到中年考上进士,后来在山东阳谷县当县令。 为官期间,武植公正清廉,为民除恶,治理河患,深得民心,百姓甚至为其打造了一顶万民伞。 潘氏金莲,清河县黄金庄村人,是武植的老乡。根据潘金莲老家的家谱记载:黄金庄与武家那村不过几里,自宋时就有潘氏居住。 但此“金莲”非彼“金莲”,真正的金莲同志是一位识文断字的大家闺秀,而不是什么差点被地主霸占的女丫鬟。相比那位淫荡不羁、毒杀丈夫的妇人,年轻时的潘金莲慧眼识珠,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毅然嫁给了武植那个破落户。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