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 孙权是最后一个称帝的人。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各有说法,但孙权选择最晚称帝是最明智的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之一是孙策死后,年轻的孙权继任兄弟的位置。当时的江东实力远不及曹操和刘备,经济上没有曹魏发达,地理位置上没有蜀国有绝对优势。如果孙权在曹魏和蜀建国时就称帝的话,作为最弱的一个,曹操肯定会先攻打他,再加上目前江东的实力还不足以对抗曹魏和蜀国。孙权几经考虑后决定不称帝,而是忍辱向曹操称臣。 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之二是他认为时机还没有到,如果过早称帝,就会因此而耗费国力。曹魏和蜀建立后就一直没完没了的打仗,孙权是一个非常沉得住的人,他一定会以最少的伤亡来换取最大的利益,如果他称帝就一定会使吴国一直处于战争之中。 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之三是有人说孙权根本就没有称帝的心,他不像孙策雄心壮志,他认为只要保住自己的江东就行了。曹丕死后曹魏的政局被司马懿掌控,刘备死后蜀国是孔明说了算。孔明和司马懿一直战斗不止,孙权认为他无论靠向哪一边都不适合,所以就自立为帝。 孙权是一个城府很深且有谋略的人,他称帝最晚,但是灭国也最晚。他一直都知道自己小小的一个江东根本无法跟强大的曹魏对抗,也知道可以联合蜀国对抗曹魏,但是蜀国的关羽一直看不起他,所以才没有联盟成功。如果联盟成功的话,三国可能会是另一个结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