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二年(398年),兖州刺史王恭和豫州刺史庾楷,因对尚书左仆射王国宝等不满而领兵反,司马德文不得不杀王国宝来平息这场风波。 隆安三年(399年),王恭、庾楷协同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等再反,叛军一直攻到建康附近才被抵御,王恭被杀。与此同时,在浙江、江苏一带孙恩的叛军也声势浩大。 ![]() 网络配图 隆安四年(400年),孙恩攻会稽,隆安五年(401年)攻浃口、临海、广陵,晋军多次战败。隆安六年(402年)孙恩直接威胁建康,建康被封锁,城内饥荒。桓楚永始元年(403年),司马德文亲征桓玄,司马德文数次战败。桓玄自封为丞相、太尉。同年孙恩为临海太守辛景所败,自杀身亡。桓楚天康元年(404年)一月二十九日,桓玄杀司马道子,从此成为东晋的主宰者。他于同年秋又自号楚王、大将军。并进封司马德文为太宰,加兖冕之服,绿綟绶。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桓玄篡位,改国号为楚,史称桓楚,贬晋安帝为平固王,司马德文也被贬为石阳县公。东晋义熙元年(405年)一月十九日,司马德文与晋安帝都被逐出建康,居于浔阳。 权臣当政 义熙元年(405年)三月二十四日,刘裕举兵攻桓玄,桓玄军队大败。桓玄挟晋安帝和司马德文逃往江陵。六月十九日,桓玄被杀,晋安帝为皇帝,复封司马德文为琅邪王,又加封为徐州刺史、大司马、司徒。但好景不长,六月二十六日桓玄的将军桓振又攻陷江陵,晋安帝司马德宗被俘。 义熙二年(406年)三月二日,晋安帝司马德宗才再脱叛军之手。桓玄的叛变终于摧毁了东晋的皇权,刘裕成为东晋举足轻重的人物,为南朝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