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为什么说唐文宗有帝王之道无帝王之才?(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2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太和四年(830),文宗任用宋申锡为宰相,要他秘密铲除宦官势力,但因时机不成熟,计谋破产。后来,文宗又重用郑注、李训开始剪除宦官。郑注本姓鱼,因为冒姓郑,人称“鱼郑”,以精通医术得以进用。李训原名李仲言,出身名门,以精通《周易》得以进用。郑、李二人都善于揣度人心,思路敏捷,口才极佳,文宗把二人视为“奇才”。郑注几番死里逃生都得益他的擅辩,他本来是因大宦官王守澄推荐得到重用的,太和九年(855)时他建议文宗剥夺了王守澄的实权并将他毒死。同时,李训建议文宗将担任山南东道监军的陈弘志召回京城,宫中一直认为是此人当年杀死了宪宗,文宗便派人将其杖死于回京途中。文宗在剪除宦官的行动中,引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甘露之变”。
    
    网络配图
    本来,郑注和李训计划在下葬王守澄的时候,要求所有宦官都为王守澄送殡,然后以所率亲兵怀藏利斧将其全部砍杀。但李训求功心切,决定抢先下手。太和九年(835)十一月二十一日,李训提前在宫中部署了兵力,等文宗上朝后,假称大明宫左金吾大厅之后的石榴树上夜降甘露(甘露是预示天下升平的祥瑞),诱使神策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今本《旧唐书》偶有误为“鱼志弘”处)等前往,想一举诛杀宦官。没想到,被仇士良看出破绽,他们立即返回大殿,挟持着文宗直往内宫夺路而逃,缓过神来之后,立即派兵关闭宫门,对宰相和朝廷官员下了杀手。李训乔装出宫,一路上假装疯癫逃到终南山的寺院中。后被地方官抓获,他担心押送到宦官手中会遭羞辱和酷刑,在到达京师附近时,便对押送的人说:“现在禁军到处抓我,是因为能够得到重赏。
    等他们见到我,肯定会将我从你们手里抢去领功,不如你们把我杀了,拿着我的首级去领赏更直接了当。”结果,李训被杀。郑注和全家老幼被仇士良派人诛杀,与事变有关无关的朝廷官员也有上千人被杀。这次事变后,宦官更加盛气凌人,对待皇帝也很不礼貌,常常出言不逊,文宗羞惧难当,从此也不再做声。据说,只是在独居无人的时候,文宗才会自言自语:“须杀此辈,令我君臣间隔。”文宗留下了一首“辇路生春草,上林花发时。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的诗,正是这一凄凉无奈神情的写照。
    开成四年(839),文宗在一次延英召对的间隙,退坐思政殿,悄悄地问当直学士周墀:“在你看来,朕是什么样的君主?”周墀再拜:“此事不是臣所能够有资格评价的。不过天下都说陛下是尧舜一样的君主。”文宗苦笑道:“朕的意思是,如果与周赧王、汉献帝相比如何?”周墀惶骇跪奏:“陛下之德,周成、康二王和汉文、景二帝也难与相比,怎么要自比那二位君主呢?”文宗道:“周赧王、汉献帝不过是受制强臣,今朕受制家奴,自以为远远比不上他们。”说罢,不免又一阵伤感。宦官对待皇帝尚且如此,宰相更是不在话下。天下文宗章陵神道西侧石人大事从此都由宦官的北司决策,南衙宰相机构只是“行文书”而已。
    历史上对文宗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评价: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就是说,文宗虽然能够勤勤勉勉、宵衣旰食,但自身缺乏治国的才干,最终也不能消除祸患。似乎上天也不眷顾文宗,到开成(836~840)中,各地水旱蝗灾不断,彗星频频现于天际,百姓的房屋倒塌,田苗颗粒无收,文宗发出了存抚百姓实施赈济的诏书,但至于能够取得多少赈荒的实效,他已经顾不上了。开成三年(838)正月初五,京城内发生了宰相李石遭到刺客袭击的严重事件。李石中了一剑,却是刺断了马尾,还中了一箭,人伤得并不重,但引起了京城的巨大恐慌,第二天常参官入朝者仅有9人而已。开成四年六月,久旱无雨,派往各处祈雨的使者却没有带来多少值得鼓舞的消息,文宗一度对宰相表示,如果上天再这样不下雨,他就将退居南内兴庆宫,另选贤明之主,不再做这个皇帝了。十二月,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发生了大火,文宗的身体也出现了不适。开成五年(840)的新年,文宗没有接受群臣的朝贺,正月初四,文宗在大明宫的太和殿走完了他33岁的一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