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家书 张英家书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张英是清朝的大学士,在他的家乡很有名望。虽然张英在京城做官,可是他没有变卖自己在家乡的宅院。一次,张家想要扩充府邸,盖院墙的时候与邻居叶家起了冲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叶秀才认为张家扩建至少也要在两宅之间留一条小路。可是张家有意见了,认为地契上写着的就是自己的府宅可以建到叶家的墙,现在为什么只要他一家后退?宅院扩建的事物由老管家一手包办。老管家认为叶秀才无理取闹,还是把张宅扩建到叶家的墙根。叶家不服气,向衙门告状。即便有人劝说不应该与张家为敌,叶秀才始终不肯退让,坚持要有个结果。老管家一看这事不是自己解决的了,修书一封寄给京城的张英。 不久之后就收到了张英家书,信中只写了一首打油诗,意思就是张家让一下叶家又有什么关系。老管家赶紧按照主人的吩咐办事,告诉叶家,张家要自退三尺。老管家为了得到叶秀才的信任,将张英家书拿给他看。叶秀才深受感动,大赞张英的气量。 第二天,张家的墙就退了三尺。叶家不甘示弱,把自己家的墙也退了三尺。从此之后,叶家张家之间有一条六尺宽的小路。这条小路被当做当地的名胜古迹被保留了下来。张英本是京城的大官却没有恃强凌弱,仗势欺人,而是采取了友善的态度,这样的行为得到了家乡人民的尊敬。 张英六尺巷 历史上有个关于六尺巷和张英的故事,据传,张英老家的人与隔壁邻居吴氏发生了关于宅基的争执,双方都各执一词,连县衙的县官都判断不了哪方正确,之后被老家人求救的张英凭借一首诗解决了这个问题,争执双方大悟之余先后各让三尺,形成了一条六尺的巷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六尺巷位于张英老家安徽桐城,全长一百米,宽度为两米,整条巷道都是由鹅卵石铺就而成的。六尺巷的南部是宰相府,也就是张英老家,六尺巷的北部则是张英老家的邻居吴氏宅邸。 六尺巷之所以出名,还是因为六尺巷这个故事。根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时期,张英老家的人与邻居吴氏一家在宅基方面发生了争执,两家都是从祖先那里传下来的基业,时间过于久远,因此双方都不肯退让一步,久久争执不下。之后双方去县衙打官司,但是因为两家都地位显赫,县官不敢轻易得罪其中一方,因此也下不了决断。于是张英老家的人就向在京师当官的张英传书救助。张英在了解其中情况后,就写了一首诗送回去,诗中将秦始皇和长城的事作为例子,劝老家人退让三尺又有何妨。张英的老家人听了张英的劝说,主动退让了三尺,对此吴家感动之余也主动让出了三尺,于是两家之间形成了一个宽度为六尺的巷子。 六尺巷的故事世人皆知,也因此在历史上颇为有名的六尺巷在现今已成为桐城的一个旅游景点,供游客观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