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题为《康生曾密令杀陈赓 谁最后压下了指令》的文章(刊登于2013年4月19日的《老年生活报》,作者马崇俊)。文章说:1932年底,开国大将陈赓因腿伤拟前往苏联医治。途经哈尔滨,一道对他的密杀令先他而来。“1932年7月,李实被中央派到东北担任满洲省委组织部长、代理省委书记。行前,康生代表中央对李实谈话,并直接下达给李实对陈赓的密杀令,理由是陈赓救过蒋介石的命。”李实震惊了,同时陷入犹豫之中:不执行命令吧,康生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又代表中央,违抗中央的命令是一种怎样的罪责,他心中明白;执行命令吧,那时的陈赓已是战功卓著,大名鼎鼎。因为自己的不慎,错杀一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将,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巨大损失,自己也将成为千古罪人。几经思考,李实冒着被康生严令追责的风险,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悄悄压下了康生的指令,一代开国大将在不知不觉中,走出了生命的绝境。 该文颇具秘闻特点,有刺激性,但读来令人非常诧异。查阅原发刊物,确有其文,叫《康生密令杀陈庚》(编者注:原文中“陈庚”应为“陈赓”),并具体说明了该文之原委:1980年5月,李实回到阔别20余年的家乡,“李实接受家乡来的文史研究人员采访时,道出了这个尘封已久的、连陈庚大将自己一生都不知道的秘密。”此文在网上流传甚广,可见它影响不小。但是,该文之说存在很大的谬误。 一是,陈赓1932年没有到过哈尔滨,更无赴苏联之事。陈赓于1931年10月初奉令进入鄂豫皖苏区工作,担任红十三师三十八团团长,11月7日红四方面军成立,担任红十二师师长,率部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三、四次反“围剿”作战。1932年9月,调任红4方面军参谋长,在新集西北的扶山寨(据红四方面军战史的记载,许多著述写为“胡山寨”)战斗中右腿负伤。10月在红4方面军主力向川陕转移途中,于豫南地区离队前往上海治伤。11月,到上海进入牛惠霖骨科医院治疗,直至1933年3月基本痊愈时,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对此,1944年5月29日陈赓写的自传说得很清楚:“1931年,复派入鄂豫皖苏区,任红军12师师长转战鄂豫皖间,未尝一挫。红军突围入蜀途中,复负重伤,遂又只身潜入上海就医。医愈将归,竟而被捕”。也就是说,陈赓此次疗伤,一直在上海,并且逐渐痊愈,并没有因治疗不佳而赴苏联,也就更无途经哈尔滨之事,所以也就不会有李实“悄悄压下了康生的指令”放跑陈赓之事。 二是,下令杀陈赓的罪名太离奇。陈赓救蒋介石命之事,发生在1925年第一次东征过程中。其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许多共产党员和国民党人士,包括后来的顽固反共分子共事,关系密切者大有人在。当时,蒋介石把他装扮成孙中山的忠实信徒,反复表白拥护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的言论很激烈、很多,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视为国民党“左”派领袖,共产党人曾大力支持他。而这些支持,成为蒋介石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如果按照陈赓救蒋介石命要杀的逻辑,则共产党内许多人包括重要领导人都在要杀之列。显然,如此“罪名”难以成立。而这样的思维不仅非常荒唐,也绝不是当时的中共中央的主张(该文章说康生密令是“代表中央”)。 三是,事件的时空颠倒。陈赓是1932年9月负伤的,这有明确的记载。但按照该文的说法,早在这年7月即陈赓受伤的两个月前,康生已经判断陈赓将要受伤并在年底要去苏联疗伤,因此在代表中央和李实谈话中向他下达了对陈赓的密杀令,这怎么可能呢?如此颠倒,岂不怪哉! 四是,退一步说,如果确有杀陈赓的决定,那也应在7月间下达给鄂豫皖苏区的领导人,而不应舍近求远,让远赴哈尔滨的李实去执行。因为就执行条件而言,鄂豫皖苏区远胜于处于秘密地下工作状态的哈尔滨。 因此可见,该说背离基本事实。可能李实有这样的回忆,但其回忆存在差错是无疑的。历史的生命在于真实,首先要求人们认真看待史料,从中分辨真假。 (作者为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