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揭秘宋少帝刘义符:惨遭顾命大臣废杀的皇帝(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4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作为“帝二代”,刘义符虽然“有旅力,善骑射,解音律”(《宋书少帝纪》)。
    刘义符为人如此,有其天性禀赋使然的因素,而作为父亲的刘裕也难辞其咎。刘裕早年育有二女,分别取名刘兴弟、刘荣男,希望能够招弟引男,延续香火,可直到四十四岁时才盼来了长子刘义符,“武帝晚无男,及帝生,甚悦”(《宋书宋纪》),顽劣异常,处事随性。
    关于刘义符的劣迹,在皇太后颁布的官方《废帝令》中描述地更全面,“义符长嗣,属当天位,不谓穷凶极悖,一至于此。大行在殡,宇内哀惶,幸灾肆于悖词,喜容表于在戚。至乃征召乐府,鸠集伶官,优倡管弘,靡不备奏,珍羞甘膳,有加平日。采择媵御,产子就宫,鋋然无怍,丑声四达。及懿后崩背,重加天罚,亲与左右执绋歌呼,推排梓宫,抃掌笑谑,殿省备闻。加复日夜媟狎,群小慢戏,兴造千计,费用万端,帑藏空虚,人力殚尽。刑罚苛虐,幽囚日增。居帝王之位,好阜隶之役;处万乘之尊,悦厮养之事。亲执鞭扑,殴击无辜,以为笑乐。穿池筑观,朝成暮毁;征发工匠,疲极兆民。远近叹嗟,人神怨怒”(《宋书少帝纪》),也就是说,有失皇家颜面和帝王礼统的事情,几乎被刘义符做绝。
    诚然,刘义符德操低劣,行为荒诞,不务正业,恣意妄为,身上的毛病很多,有不遵礼制、不守孝道的一面,有声色犬马、荒淫糜烂的一面,有昏暴刻薄、滥用刑罚的一面,有游戏人生、劳民伤财的一面,但平心而论,他并非大奸大恶,更何况他谨遵刘裕“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资治通鉴》)的遗诏,命“司空、尚书令可率众官月一决狱”,把“平理狱讼”(《宋书徐羡之传》)等一干大事全权委托给徐羡之、傅亮等大臣,他自己当甩手掌柜,不问国事,不理朝政,并没有行使军国大权,也没有对军国大政带来多少实际的破坏。
    用历史的眼光看,刘义符不过是个童心未化、品性乖张,惯于瞎胡闹、恶作剧,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一代虎父生下如此犬子,刘义符其所作所为,的确让以徐羡之等人为首的文武百官大失所望。即便如此,但作为顾命大臣,徐羡之等人“不能竭其股肱,尽其心力”(《宋书少帝纪》)。在历史上,顾命大臣联合起来突然倒戈,以这般暴力手段将辅佐对象拉下马,还是第一次。
    
    网络配图
    从史料记载看,这次废帝事件有组织、有预谋、有内线、有外援,政变的主要参与者为徐羡之、谢晦、傅亮、檀道济、王弘,其中决策者是徐羡之,支持者是傅亮,响应者是外臣檀道济、王弘,但最积极的却是谢晦。中间起关键作用的徐羡之、谢晦、傅亮三人将刘义符定位为“穷凶极悖”(《宋书徐羡之传》中也已经点明,“末因惧祸,以建大策,而逞其悖心”。
    关于“惧祸”,徐羡之、谢晦、傅亮三人心里均有一本帐。
    徐羡之是刘裕临终前选定的首席顾命大臣,掌控军国大事,责任极大,国家晏平,其为首功,国家动荡,其为首过,容不得半点闪失,压力巨大。徐羡之“无术学,直以志力局度”,处事刚猛决断,难免为人所嫉恨,也难尽如少帝之意,君臣关系、同僚关系之复杂和紧张程度可想而知。更可怕的是,徐羡之“一旦居廊庙,朝野推服,咸谓有宰臣之望”(《宋书徐羡之传》),声望盖主,易被小人所构陷,也会为少帝日后制造加害的口实。刘义符一贯不按常规套路出牌,一旦亲政掌权,为了摆脱心理阴影,化解朝臣怨气,必拿作为首辅的徐羡之开�丁�
    谢晦出身名门望族,极有谋略,是刘裕第一谋臣。谢晦“涉猎文义,博赡多通”(《宋书武帝纪》),让刘义符防着点谢晦。宫闱之事虽然隐秘,但这类中伤诋毁之言极易传播。刘义符即位后,谢晦失意,同时也会担心少帝对自己不利。
    傅亮追随刘裕多年,颇知刘裕野心,极具文采。刘裕以宋代晋之际,当面劝晋恭帝禅位的是傅亮,起草禅位诏书的是傅亮,胁迫晋恭帝亲自抄写禅位诏书的也是傅亮。刘裕登基后,傅亮曾为太子詹事,和刘义符有些私交,但刘义符的皇后司马茂英却是晋恭帝之女海盐公主。晋恭帝禅位后之惨死,东晋王朝之覆亡,不可能让经受国破家亡的司马皇后忘却,说不定什么时候一缕枕边风就能让刘义符对傅亮动手,而刘义符偏偏是个不定性的青年。鉴于此,傅亮“内怀忧惧,作《感物赋》以寄意焉”,担心自己迟早会被“燋灭”(《宋书傅亮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