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李白曾经对比自己大十岁的师母朝思暮想(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4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谈历史观:历史允许推测但需要吻合历史存留的证据
    由于《大唐李白》一书涉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其写作方式和作者张大春的历史观也受到关注。张大春表示,每个人都会受到历史的影响,亦都有机会创造某一种形式的历史;历史虽允许推测,但需要吻合历史证据。
    “可能大家都会关注,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到底曾经存在怎样的真相,而能够被记录下来的东西又有多少是我们渴求的。现代人要在能掌握前代遗存的看法时,要剔除其中那些容易发生谬误的‘偏见’。”张大春直言,自己为写《大唐李白》曾长时间泡在图书馆翻阅史料,在创作时亦一直秉承这样的观念:不可能想象自己就是李白,但是会在探究他的历史经历中亦步亦趋的追随他,历史允许推测,但需要吻合历史证据,“至少要符合李白行事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网络配图
    高晓松则给予《大唐李白·少年游》很高的赞誉。在他看来,在书写历史的时候,有些人要么将历史写的很乏味,要么在书中关于历史人物的心理描述会有“过头”的现象,而《大唐李白·少年游》很好达到“既不乏味又不臆造”的境界。
    谈到历史观的话题,高晓松对张大春的观点表示认同,他说,历史有无数的碎片,真正遗存至今、能让大家看到样貌的并不多,因而大部分的历史都是猜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