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占有天时人和的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废掉刘禅呢?可能除了北伐未成、功名未就等原因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是他儿子诸葛瞻年龄太小,二是其资质一般。 诸葛瞻(227年7月—263年11月),字思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邓艾伐蜀时,他与长子诸葛尚及蜀将张遵、李球、黄崇等人防御绵竹(今四川德阳),因不听黄崇速占险要的建议而坐失良机,后来出城与邓艾决战,在交战时阵亡,绵竹也随后失守。 ![]() 网络配图 诸葛瞻生于建兴五年(227年),到诸葛亮过世时才8岁。在当时的三国乱世,幼主根本无法坐稳江山,这一点诸葛亮很清楚。 再者,从后来的表现看,诸葛瞻的才智远不如“扶不起的阿斗”。关于刘禅本人的才智,诸葛亮亲口对同殿为臣的射援称赞其:“...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而且,在三国的所有君主中,刘禅在位是最长的,长达41年,如果没有过人的智慧,他的位置早被另外两个兄弟或者外人给抢了。 诸葛亮最大的优点应该就是识人了,他对刘禅的评价很中肯,对自己的儿子诸葛瞻的评价同样精准——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果不其然,在景耀六年(263年)魏国大军发动灭蜀之战时,邓艾率精兵从阴平道长途奔袭七百里,突然出现在江油县。危难之际,刘禅派诸葛瞻率众将前去迎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