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之间流传着“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的说法,就是怕小孩子看《水浒传》入了谜,养成了凶残好斗的习性。 一本名列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说白了就是怀有正义感的土匪头头,带着一众造反人员如何为社会服务的故事。可是土匪毕竟是土匪,梁山好汉们在攻城略地的时候也不可能“片叶不沾身”,最后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在现实社会中剿除山匪还地方太平一直都是当政者比较重视的事情。剿匪大多都要动刀动枪,然而有人纯靠一张嘴也能把土匪忽悠没。 一、上任就是一个坑 清朝顺治年间,天下还处于征战和动荡之中。一些被打散的军队残余仗着手中有些刀枪和一膀子力气,在崇山间开寨称“山大王”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散兵游勇能干的,斗狠强人也能干。在江西省崇礼县境内,有个叫罗汉七的猛人拉着一伙子人占山为王,无恶不作,祸及乡里,当地居民深受其苦。老百姓难受,当官的也不好过。  网络配图 罗汉七的势力一度达到了上万人,如此大的规模也就不把当地的父母官放在眼里了。几任崇礼县令受不了他的恐吓,索性直接辞职回家种地去了。也有敢正面对抗的,有一任县令想纠集兵马剿灭了罗汉七,谁知计划还没做好消息就泄露了。得到消息的罗汉七直接将县令杀死在县衙,这下更没人敢触碰霉头。 上边一看这样不行啊,所以只好调孙世荩来上任。 二、文武全才 孙世荩,山西兴县人。从明末起,那个地方就是明军和农民军的主战场之一,战乱遍及千里。有一天,村里突然来了一伙被打散的农民军,全村人都往山上跑,只有他爬上了屋顶。接着“嗖、嗖、嗖”连射了十余只箭,独自一人生生将一伙手中有兵器的游勇给打跑了! 在顺治年间,孙世荩当上了垣曲县的教育局局长。可是孙局长不好好教书育人搞好教育工作,非要多管闲事。当时垣曲境内有一伙占山为王的土匪,在孙局长的努力下,竟然招降了他们。 虽然此事发生在山西的垣曲县,事迹却传到了大江南北。正为自己治下发愁的江西巡抚一看还有如此之人才,于是痛下决心:我给你升官,你过来除匪。于是孙局长摇身一变成为了孙县令。 当时前任刚被杀死在县衙,罗汉七气焰遮天。孙世荩左右权衡了一下形势,发现没人愿意跟自己去剿匪。于是他就认怂了!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