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皇帝与大理少卿发生了矛盾,唐太宗就质问戴胄:“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戴胄据理力辩:“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信于天下也。 ![]() 网络配图 陛下忿造人之多诈,故欲杀之。既而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按皇帝之敕犯人当死,但按唐朝的法律规定,只能判处流刑,而不能判“诈冒资荫”者的死刑。这不仅是公正执法,还有胆量和气魄冒犯皇上的旨意,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唐太宗认为戴胄言之有理,褒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在今日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官们办案要终身负责制,只有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法治,依法办案,唯法不唯上,所办的案件,才能经得起时间、事实、历史的检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