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朱允炆父子,在历史上的形象,都是“柔弱”之主。 他们的父亲和爷爷朱元璋,是开国之主,与群雄逐鹿,马上得天下,自然尚武;朱标父子作为储君,他们的工作是“守成”,岂可不“柔仁”,以宽恤百姓,培植国本。但仁未必就“弱”,“弱”是胜利者加给失败者的恶谥,是典型的成王败寇似的评语。 宣德初年所修的《明太宗实录》,为了证明太祖对太子朱标的不满,刻意编造了一段朱元璋夫妇的对话,称“懿文太子以柔弱、牵制文义,不称太祖意;又闻其宫中过失”,朱元璋对马皇后说: “我与你同起艰难,好容易才成此帝业,今长子所为如此,将为社稷忧,你说该怎么办吧?”  网络配图 “天下事重,妾不敢与知。”马皇后答得很爽快,“惟陛下审之。” 朱元璋见马后无异议,便说道:“儿子们中,燕王最为仁孝,又是文武全才,将来抚国安民,非他其谁?我看好这孩子!”表明自己属意的继承人,是第四子燕王朱棣。 马皇后仍然不置可否,只是赶紧说:“千万不要把这话泄露出去,否则会给燕王带来祸患。” 显然朱元璋在说太子不称他意时,话头里实伏了一根引线,一拉,接下来就该是易储的话了。可朱元璋自己不说,把球踢给马皇后,让她来说。而马皇后却把球在胸前一停,又给他颠了回去,说这是天下大事,我哪里知道,还是陛下您自个审度处置吧。 在这段文字里,马皇后基本上就是根电话线,只管传话,自己毫无主张。丈夫要废她亲生宝贝了,她竟然麻木地说“不敢与知”。正是天下重事,所以才要听你的主意嘛!废立储君,是国事,不也是家事吗?而“惟陛下审之”,倒有几分怂恿的意思:您看着办,我没意见!完全是偏心燕王,一句维护太子的话都没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