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平反众多冤狱,并且重新启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托付他收复全辽的重任。此外,即位后的朱由检,勤于政务。有一次,因“偶感微恙”而临时传免早朝,遭辅臣批评。当时的朱由检连忙自我检讨。有记载说,曾六下罪己诏,是为有作为的皇帝。似乎,这一切让明室有了中兴的可能。但当时他皇兄朱由校留给他的是一个风雨飘摇的王朝。 ![]() 网络配图 大厦将倾之下,亡国之象尽现。从崇祯元年起,中国北方大旱不断。赤地千里,寸草不生;瘟疫爆发严重,单崇祯16年,京师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此外,大江南在崇祯十三年又遭大水,崇祯十四年有旱蝗并灾,十五年持续发生旱灾和流行大疫。地方社会处在了十分脆弱的状态,盗匪与流民并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内忧外患并至。 为剿流寇,十三年中频繁更换围闯军的将领,以至责无成效皆功亏一篑;北方皇太极不断骚扰入侵,朱由检求治心切,中后金反间计,自毁长城,冤杀袁崇焕。诺达的大明王朝,就在这样本有望中兴的局面下,败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多疑与滥杀。也正是崇祯用人多疑、刚愎自用、举棋不定导致局势愈加糜烂。己巳之变的爆发,袁崇焕被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