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一度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受殖民主义侵害很深。殖民主义研究在我国历史学界一直是非常受关心的一个研究课题。这里所讨论的殖民主义是近代以来的殖民主义,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殖民活动有本质不同。人类进行殖民活动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但是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因劫掠财富、拓展疆土等进行的殖民和扩张因缺乏经济力的基础,往往很快消失。而近代的殖民主义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的。 殖民主义(colonialism),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手段,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政策。其表现形式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殖民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得以确立、发展和壮大的一个支点,对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仍处在一个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形成与划分,追本溯源,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殖民主义是罪魁祸首,难辞其咎。 下面我从全球化的视角,谈谈殖民主义与全球化的问题,殖民主义对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危害及消极影响。主要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全球人口和物种的迁徙以及文化全球化形态的出现等几个方面来谈。 首先要说明的是全球化的概念和内涵。全球化一词现在用得很多,定义不下几十种。这里所理解的全球化是指地球上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交往不断增多、联系不断紧密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它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潮流、一种趋势,有着广泛、丰富而深刻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内涵。它不是在一朝一夕形成的, 而是有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我们正处在这个过程中。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对全球进行侵略扩张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伴随着三次殖民高潮,西方的殖民主义活动把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一步一步地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第一阶段,从15世纪到18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侵略扩张,一方面,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世界各地区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出现,另一方面,欧洲人开始对美洲、非洲、亚洲进行政治控制和渗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见端倪。在16世纪西欧商业资本主义掀起的第一次殖民主义高潮中,“主要是第一次把美洲大部地区和非洲沿海岸以及东南亚边沿地区纳入了新生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其次,第二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后扩展到美、法、德、俄、日等国,它导致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产阶级的实力空前强大。一方面,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后掀起第二次殖民高潮,这次是“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进行纵深扩张”,使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并利用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向这些地区输出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甚至直接输出资本,在当地建立资本主义企业,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变为其经济的附庸。这样,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最后,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阶段,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完善并取得世界统治地位;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英国、法国等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向海外殖民,扩张领土。十九世纪末的第三次殖民高潮,是通过瓜分全球方式“把一直处于独立和半独立的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纳入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到20世纪初,全世界(无常住人口的南极洲除外)难以数计的大大小小地方,都被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瓜分”掉。 据1914年的统计,11个帝国主义国家共拥有各类殖民地达5430万平方公里,面积将近5个欧洲大小。列强拥有各类殖民地面积依次为:英国3200万平方公里,法国611.5万平方公里,德国514.5万平方公里,比利时234.6万平方公里,丹麦217.7万平方公里,葡萄牙207.4万平方公里,荷兰190.4万平方公里,意大利169.3万平方公里,西班牙30.1万平方公里,美国30万平方公里,日本25.6万平方公里。这还没有把俄国计算在内,其实它的亚洲部分,很长时期同样具有殖民地性质。其中,英国发展成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的殖民体系是世界殖民体系的一个典型。 2.殖民地的组织管理 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西方殖民国家在殖民地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组织管理体制。这类体制大多与宗主国的自身特点有着直接的联系,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变化。概括起来说,殖民地组织管理体制大体上可分为直接统治和间接统治,但在各个时期,每个国家又具有不同的特点。 商业资本主义时期欧洲国家在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殖民地管理方式基本相同,主要是对殖民地采取直接统治的方式,基本上把本国的社会治理形式照搬到殖民地,重建宗主国的社会结构。此时期,西班牙对美洲殖民地的统治最为典型。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采取直接和间接统治的方式来治理殖民地。其中以英国和法国对殖民地的管理最具典型。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国家对殖民地的统治方式趋向多样化。英国对殖民地更多地采取“间接统治”的方式,保留原来的土著政权,设法令殖民地在政治上与经济上达到自立。 法、葡、西等国进一步改进直接统治方式,尽力将殖民地在政治和经济上与宗主国结为一体,大力灌输宗主国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以便同化尽可能多的殖民地人,或者至少也要使被统治民族对统治民族产生密切的认同感。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殖民地国家的受教育阶层(通常是当地的上等富有阶层)感到自己的命运与宗主国休戚相关,并摈弃土著生活方式。 3.殖民政策的发展与调整 随着资本主义从商业资本主义向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殖民政策也在发生变化。商业资本主义时期推行的是商业资本的殖民政策,主要是政治上的移植性和经济上的重商主义。在政治上,此时殖民统治的一般特点是殖民地纷纷移植宗主国的社会制度。西班牙在墨西哥和秘鲁重建伊比牛斯半岛上的社会结构,其殖民政府的机构和观念都接近母国;葡萄牙在巴西的殖民机构也充分反映了葡萄牙自身的政治特征;法国殖民地显示出宗主国绝对君主制的印记;英国也将自身的政治观念和制度移植到美洲。经济上,在这一时期,由于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最大的殖民帝国经济水平还相当落后。因此,以殖民地贸易垄断制度为特色的重商主义成为西、葡积极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包括实行保护关税制,不准许外国参与本国殖民地范围内的任何贸易,限制和禁止殖民地之间的相互贸易,只允许它们与宗主国有贸易活动,以“强迫供应制”、“单一种植制”等强令殖民地生产和供应宗主国所需产品,并规定低买贵卖的价格,实行不等价交换和超经济强制,对殖民地进行野蛮的剥夺。另外,各宗主国推行的特许港口制、双船队制、护航舰制、航海条例等,都是贸易垄断政策的产物。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各国在“自由贸易”的幌子下,凭借科学技术和机械化大生产的优势,以炮舰开路,强制实行不平等贸易,使更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自己的廉价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使之以经济附庸身份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具体说这一时期的殖民政策主要有四方面内容:一是运用廉价商品“重炮”,开辟广阔的海外市场。首先是英国打出“自由贸易”的旗帜,废除《谷物法》和《航海条例》,逐渐取消贸易垄断和全面放弃保护关税制,其他国家也调整了殖民政策。这一时期,向殖民地输出工业制品和掠夺那里的原料成为自由资本主义剥削殖民地的主要方式。二是改造殖民地的经济结构,使其成为宗主国的廉价原料生产和供应基地。各宗主国在殖民地推行单一作物制或单一工业原料供应制,迫使农民接受奴役性的合同,强令他们种植和出售某种农作物。为了保障商品流通,殖民者在殖民地兴办铁路、港口及加工制造业,客观上启动了殖民地近代化过程。三是以炮舰政策扩大和加强对殖民地的侵略和压榨。西方列强以炮舰政策开路,把包括割地、赔款、建立商站、开放港口、协定关税等内容的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东方国家,肆意地侵略和压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四是剥夺被殖民国家的关税自主权,强制推行差别关税。西方殖民国家以炮舰相逼签订不平等条约,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实行差别关税,宗主国输入的货物实行低税率关税,有的甚至免税;而由殖民地输入宗主国的制成品则课以高额关税,或禁止进口,从而实现差别关税,保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19世纪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政策也随自身经济结构的变化发生了较大的调整。资本输出成为宗主国掠夺殖民地的最主要形式,鼓励和强迫殖民地发展单一经济,使之成为宗主国的原料产地。西方列强为了追逐垄断性高额利润,把“过剩资本”输出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投资的方式大部分是直接投资,即利用殖民地工资低、原料贱、地价便宜等条件,投资于铁路、采矿、农业加工业等,直接榨取剩余价值并垄断自然资源和原料。也有间接投资,即以发行各种债券、购买股票、发放贷款等方式投资银行金融业,以实现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命脉和内政外交的控制。据统计,20世纪初各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输出,占它们海外投资总额的比例,英国为50%、美国为43%、法国为30%。并且发动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争夺世界殖民霸权,构成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重要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必然导致占有殖民地矛盾的尖锐化,致使发动战争成为重新瓜分世界的主要途径。它突出表现为各帝国主义国家军备竞赛加剧,冲突频繁。1898年美西战争、1899-1902年英布战争、1904-1905年日俄战争,这三次早期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未能解决帝国主义之间占有殖民地的矛盾。随着各帝国主义力量的消长和利害关系的演变,终于爆发重新瓜分世界的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综上所述,世界殖民体系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的,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全球的侵略扩张逐步实现的。资本主义是一种以无限增殖为目的的商品经济,它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它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国内市场尤其是国外市场的开拓。它要求以全世界为它的活动舞台,如果不掠夺世界其他地区,资本主义便无法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资本输出、武力征服,加之发达的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最终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轨道,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发展状态,结束了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狭隘性,使各国、各地区的相互交往较前更为扩大,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更为加强,客观上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人类历史的进步。 二、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经济体系形成了。首先是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一开始就是资本主义历史存在的首要条件”。 从19世纪起,国际贸易额迅速增加,并且出现逐渐加快的趋势。1800—1870年的70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额增长了6.7倍。如果扣除价格下跌因素,实际贸易额增长了9.6倍,而1720—1820年的100年间,国际贸易额仅增长了1.74倍。19世纪的最初20年中,由于拿破仑战争破坏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国际贸易额(按1870年价格计算)仅增加了40%,1840年以后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和欧洲19世纪50—60年代的工业高涨,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840—1870年的30年中国际贸易额就增长了3.4倍。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发展相互促进。工业革命以前,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交通运输工具落后,国际贸易规模不大,真正的国际分工体系并未形成。随着18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欧洲各国的逐步确立,18世纪中叶在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使英国一跃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生产效率的提高,大量剩余工业产品的出现,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使大规模的国际贸易成为可能,并且成为当时英国倾销大量剩余工业品的现实需要。英国大量海外殖民地的建立,通过强力手段使其顺利地实现工业品的倾销以及廉价原料的掠夺,因而带有殖民地色彩的新的大规模国际贸易由此形成,真正的国际分工体系得以确立。这是一个以英国为中心,英属殖民地以及其他资本主义列强为辅的国际分工体系。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宗主国(以英国为主,此外还有法、德等)与其殖民地的分工关系,即垂直分工体系;二是英国与其他资本主义列强生产力水平有差别的分工交换关系,即水平分工体系。这时的国际分工体系以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垂直分工为主要特征。垂直分工体系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和殖民体系的形成产生的。大机器生产迫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众多民族和国家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也成为西方的附庸。 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18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的世界市场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全球化进入实质形成阶段的重要标志。世界市场表现出的诸多特点,从多个方面体现着全球化的特征。一是进入世界市场的商品数量和种类大幅度增加,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机器大工业对世界市场的开拓,进入世界市场的过去仅限于欧洲手工产品和热带农产品交换的世界市场,现在已让位于种类繁多的大宗商品交换的世界市场。特别是诸如棉花、羊毛、矿砂、煤、铁、棉纱、棉布、机器等生产要素进入世界市场后,使世界市场的内涵更加深化,世界市场的范围和容量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流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是国际贸易额急剧增长,并超过世界工业增长率。1840—1860年世界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3.5%,而同期的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84%;1860—1870年世界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2.9%,而同期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53%。 国际贸易增长的速度超过世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三是贸易组织形式进一步发展变化。19世纪以后,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商品交易所的数量不断增多,并逐渐由过去只是偶然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变为经常性的营业机构,成为一定商品的集散中心。1848年芝加哥出现第一个谷物交易所,1862年在伦敦成立有色金属交易所。各种贸易组织形式的正规化、大型化和专业化,为国际贸易的大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组织保证。四是世界贸易单一货币逐渐形成,黄金逐渐演变为单一的世界货币。1816年英国最早过渡到单一金本位制。接着葡萄牙于1854年,德国、丹麦、瑞典、挪威、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荷兰、西班牙和奥匈帝国先后都在19世纪70年代过渡到金本位制。美国从1873年开始向金本位过渡,因国内各派势力的激烈斗争,到1900年才正式采用金本位制。这样,到19世纪70年代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相继过渡到金本位制。尽管这一时期统一的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还没有形成,但居于世界市场中心国家的货币都有了确定的含金量,它们之间存在着固定的比价,所以便利了国际支付和国际结算,使世界市场经常保持汇率的稳定,使世界市场的机制更加完善。世界货币的产生是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有助于世界市场的稳定和世界贸易的扩大,促进各国经济贸易联系的加强。五是世界贸易的空前发展,使国际经济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为确保海外市场的巩固和扩大,各国之间开始签订各种贸易协定。当时世界强国英国在1846年和1849年先后废除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全面实施自由贸易政策,和一些国家签订贸易协定:希腊(1837年)、土耳其(1838年)、波斯(1836,1857年)、中国(1840,1842年)、日本(1858年)等,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平等的贸易协定。六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出现,并表现出周期性。1857年经济危机已具有明显的世界性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世界性和同期性反映出通过世界市场联结的世界各国,已包容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经济运行已有同一的周期。英国发生危机,澳大利亚、爪哇、巴西、中国和日本也遭到打击;纽约股票行情的剧变,转眼便波及斯德哥尔摩、敖德萨、新加坡等地。经济危机的世界性和周期性标志着世界市场已高度统一,全球各国已高度联系在一起,经济形态的全球化进程已进入实质阶段。 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的历史结果。19世纪40—60年代,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世界工业的增长速度,就是机器大工业促进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例证。机器大工业不仅需要不断扩大的海外销售市场,同时也需要日益扩大原料供应的来源地。广大亚、非、拉国家沦为西方工业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过程,也就是这些国家日益卷入世界市场的过程,也是经济全球化逐步扩大的过程。 三、全球人口的流动和物种的迁移 1.全球移民潮引起了人种在全球的重新分布,改变了世界人口格局。 殖民扩张的过程基本上是欧洲人向全世界移民的过程。实际上,殖民一词最初的含义就有移民之意。据查,殖民地一词(colony)源自拉丁语,指的是古罗马移民在新的土地上代表罗马帝国建立的一块定居点。殖民时代的移民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欧洲的征服与向美洲和大洋洲的移民,被掳掠到殖民地作为劳动力的非洲黑人,以及弥补奴隶贸易终结所造成的劳动力短缺的亚洲劳动力大规模转移。随着世界性移民活动的增强,人们主动或被动移往新地区,人种之间的融合和扩散也在加快。在近代以前,人种的融合和扩散非常有限。传统上,尼格罗种人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太平洋的少数岛屿上,蒙古种人聚居在中亚、西伯利亚、东亚和南北美洲,高加索种人居住在欧洲、北非、中东和印度。到18世纪中期,这一格局已发生了根本改变。在亚洲,俄罗斯人开始慢慢地越过乌拉尔山脉,迁徙到西伯利亚。在非洲,荷兰人在好望角的殖民地不断扩大,布尔人已越过奥兰治河向北扩散。在南北美洲更为明显,欧洲和非洲移民取代了印第安人,成为新大陆的主人。由此产生的居留地有三种类型。一种由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组成;在这些殖民地中,伊比利亚移民组成一个永久居留的贵族阶层,统治高地被征服的印第安人和低地从非洲输入的黑人奴隶。由于欧洲移民中男子比妇女多得多,他们通常娶印第安女子为妻,或者找她们做情妇。于是,出现了混血儿居民;在南北美洲许多地区,他们已开始在人数上超过欧洲人和印第安人。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这一百年中,人种扩散和融合的步伐仍在继续,并且有加速的趋势。表现之一是南北美洲从纯粹是蒙古种人的大陆改变成世界上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奴隶贸易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叶,非洲黑人被动迁往美洲,总人数达1000万左右,而欧洲移民的人数也在稳步增长,每年都有几十万到来。最后南北美洲成为了多数的白种人与明显少数的黑人、印第安人、印第安人与白人的混血人以及黑白混血人杂居的大陆。表现之二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欧洲和亚洲移民的涌入,改变了以往土著人在大洋洲的主导地位,逐渐变成了多种族聚居地。1871年到达澳洲的海外移民有近80万人之多,其中欧洲移民占90%以上,其余是亚洲移民,相比之下,土著人数量急剧减少。表现之三是欧洲移民在南非的增多和地域范围的扩大。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18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间出现数以亿万计的人口大迁移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结果。其实质是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上的流动。但劳动力的全球流动不是孤立的,它与商品、资金、信息在世界市场中的流动密不可分。劳动力作为创造剩余价值的特殊商品,是生产诸要素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劳动力的全球流动是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现代性的伴生物,或者在一定意义上是现代性组成部分的迁移预示了一股真正的全球人口流动的新潮流的到来。” 2.动植物的迁移 与人口一起迁移的,还有动植物等生物物种的迁移。人类历史上外来物种的大规模人为迁移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据统计,共有40多种美洲原产的食用植物传散到世界各地,其中以玉米和马铃薯最为重要。还有烟草、大麻、古柯碱等各种药用植物传入旧世界,对旧世界的人口和社会生活造成重大影响,还为18世纪的工业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料。而旧大陆的物产,如小麦、稻米、甘蔗、香蕉等传到美洲。物种交流使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在各大陆重新分布。动物方面,印地安人原来只有三种家畜,即北美洲的狗与火鸡、南美洲的骆马。欧洲人引进马、牛、羊、鸡、猪等,使美洲的家畜种类大大增加。重商主义认为,殖民地的所有物产都应归母国所有,殖民地的生产目标无一例外都是为了增加母国的财富。因此,殖民地不应该自主地发展自己的农业和工商业,而应该完全围绕母国工业革命发展的需求来组织生产。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美洲殖民地逐渐发展成为了大规模的棉花种植园、甘蔗种植园、咖啡种植园和烟草种植园等。而在欧洲被发明和改进的用于工业制造的机器,却往往被母国禁止运往殖民地。结果,棉花、烟草、蔗糖等经济作物为18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工业原料。美洲新大陆也因此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只不过由于其原料供应者的地位而在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物种迁移极大改变了世界各地的生物分布格局,至今人们仍能强烈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影响。 四、文化全球化形态的形成 伴随着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活动,一个联系欧、亚、美、非大陆的跨文化传播体系在18世纪中期基本形成。物种、产品、技术、宗教、包括革命思想都发生了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流动,并对各个大陆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以机器工业为基础,西方国家创造出辉煌灿烂的近代文化,并产生了近代大众文化传播媒体,而东方国家仍然沿袭传统经济,社会变化不大,传统的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处于劣势,因此,在西方文化的强势传播中,开始产生文化全球化的形式。文化全球化形态是在工业革命以后逐步形成的。1870年以前主要表现形式为世界宗教和多元文化帝国的出现,世俗意识形态、科学艺术在全世界传播等。例如,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70年代,基督教逐步发展为世界宗教,信教人员遍布世界。同一时期,近代帝国已发展成为多元文化帝国,成为维系文化全球化的重要形式。在众多的欧洲帝国中,英帝国在其中是比较典型的。英国自称“日不落帝国”,其殖民地遍及五大洲。1914年前,英国殖民地面积共达335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占帝国主义殖民地的二分之一,比英国本土大110倍,人口为英国的9倍,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强国。英国在殖民地实行文化同化政策,在许多领土和殖民地范围内,英帝国依靠强大的文化或意识形态共性维系着中央与周边地区以及都市和各省之间的复杂联系。维系这种联系最重要的两种形式,是帝国执行的教育政策和建立的帝国通信基础设施。在教育领域,英国的思想和文化通过早期殖民地教育系统扩散并且渗入到当地教育系统中去。在全世界范围内,英国的公立学校模式和基础学校教育模式在培养地方精英子女中被使用,而课本和课程的来源和主题都来自英国,教育和培养的主要语言是英语。起源于欧洲的民族国家、民族主义、民族文化的思想也逐渐传播到亚洲、非洲和中东,这种新型社会组织模式的力量有助于推动20世纪反殖民主义运动的强大。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科学的论点和主张已经在北美和欧洲腹地以外的地方找到自己的接受者。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虽然是植根于欧洲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但很快就传播到世界经济更加落后的地区。 殖民统治是西方向东方扩张的重要手段,在文化扩张和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英国对印度和南非的殖民统治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英国占领印度后,在印度实行殖民统治,推广英国的制度、文化,对印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英式教育对西方文化在印度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英国为了统治印度,在印度推广英式教育,培养受英式教育的印度人,为英国的殖民统治服务。这样在英国统治下的印度上层接受英国文化,在生活上追逐宗主国的精英,模仿他们的行为,这些人就如托马斯?麦考莱(Thomas Macaulay)1835年在《教育备忘录》(Minute on Education)中写到的那样,“这些人有着英式品位、英式观念,他们的道德和价值观以及智慧无一不是英式的”。二是英语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同时印度词汇也丰富了英语。英语词典里有许多带有印度文化特征的词汇,如神像(Juggernaut)、化身(avatar)、梵文学家(pundit)。生活单词也大量进入英语中,仅表示棉布的名词就有10多个,如印花布(calico)、粗棉布(dungaree)、卡其布(khaki),人们熟悉的英语词汇如洗发液(shampoo)、手镯(bangle)、披肩(shawl)等都来自印度语。 殖民时代的跨区域文化交流主要是随着殖民扩张进行的,主要形式有军事占领、通商、传教、使节往来、留学等形式,交流内容也非常广泛,从艺术、法律、信仰、风俗到思想、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模式、行为模式等都涵盖在内,但文化的流向以“西学东渐”为主,反方向的文化流动也存在,但要弱小得多。 五、结 语 从总体上讲,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列强全球扩张的基础之上的,而资本主义列强的全球扩张,不论是军事上的、经济上的或是文化上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掠夺。就其性质来说,是侵略性的,是非正义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地区在遭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之前,一般都处在前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其特点是社会封闭落后,经济水平低下,发展速度极为缓慢。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使得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从而客观上起到在世界范围促进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发展的不自觉的工具。”资本主义列强把广大地区变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只是为了把这些地区变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变成自己的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地,而绝非要在这些地区发展资本主义,改变其落后面貌。 在全球化进程中,各个方面,经济、政治、文化都深深打上了殖民主义的烙印。殖民主义对全球化进程有不可否认的推动作用。这里用的推动是一个中性词,不同于建设、进步这些字眼的意义。推动可以向好的方向,也可以向不好的方向,可以用好的方式,也可以用不好的方式。殖民主义是用一种不好的方式或者是恶的方式推动全球化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充满战争、掠夺、杀戮、剥削、奴役,可以说是用“血与火”去改变历史发展。殖民主义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对殖民国家来说,它们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运往欧洲化作资本,使欧洲发展和兴旺起来。对广大的殖民地人民来说,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被动卷入全球化的亚非拉地区饱受殖民主义带来的苦难,造成了亚、非和拉美的落后。直到今天,它的后遗症还有待彻底消除。 因此,殖民主义因素的介入,实际上发生的全球化是在一种不平等基础上的全球化,距我们所追求的基于各民族、各个国家平等基础上的全球化还相距甚远,要实现基于平等基础上的全球发展,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作者简介:张红菊,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