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地域文化缤纷绚烂,精彩纷呈,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各自的巨大贡献。先秦时期是我国地域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宋代的地域文化则向高深发展,产生了儒学的地域化。《宋元学案》卷六《士刘诸儒学案序》记载:“庆历之际,学统四起。”彼时四起的众多学派都以地域命名,如濂学、洛学、关学、蜀学等,这一现象表明当时的学者已有很强的地域学术文化意识。近千年之后,当代学者沿着古代学者的路径,不断开启着地域学术文化的新研究。“巴蜀文化”与“湖湘文化”作为特色十分鲜明,又是沿着长江流域分布的地域文化,从古至今彼此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都很密切。 蜀学与湘学作为长江流域最重要的两大区域学术文化,其在中华文化历史的长河中既互相影响,又各具特色,二者总是在交流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不断创新,如此循环往复,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贯彻国家文化强国的战略,同时亦受“朱张会讲”的历史启示,由湖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联合发起,经湖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湘潭大学四所高校共同倡议,决定自2012年起共同主办并轮流承办“巴蜀文化与湖湘文化高层论坛”,由此开启了湘学、蜀学研究的新方式。2015年第四届论坛在四川大学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推进巴蜀文献整理,加强区域文化交流——《巴蜀全书》阶段性成果研讨暨第四届巴蜀文化与湖湘文化高端论坛”。 地域学术文化研究,探究其学术源流是研究的根基。湖南大学教授朱汉民认为,湘学作为一种区域学术形态出现于学术文化界,绝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形象,而是与中华学术文化的重大发展、转型密切相关。湘学渊源于楚汉的屈原、贾谊,开端于两宋时期的周敦颐、胡氏父子,成型于南宋时期的张栻,大发展于明清到民国初期,却在近代由于西方知识学科的引入而面临区域学术形态的解体。关于湘学学统的建构,他认为,湘学的正统意识及湘学奠基的学术形态与理学有关,在湘学学者群体中,大量存在着脉络清晰的师承关系或学术关系;同时,湘学作为一个地域学术形态,许多湘学学者也直接师承其他地域的著名学者,这恰恰促进了湖湘学术的繁荣,同时也促进了中华学术文化的发展。 四川大学教授舒大刚则依时代变迁,对历代巴蜀学术的产生、发展及演变历程进行梳理。他认为,先秦的巴蜀学术和文献尚处于萌芽状态,虽考古表明巴蜀地区早在3000年前即有文字,但至今仍无法释读。汉景帝末年文翁入蜀,首开地方政府办学之历史,在蜀中设立学校,大力推行儒家教化,形成古代“蜀学”的第一个高峰。汉唐时期,巴蜀文献最有特色,也由于汉唐以来的长期积淀,蜀学在宋代出现了第二次高峰,以“三苏”父子为代表的“蜀学”与“洛学”、“新学”鼎足而三,构成北宋学术的三大主流。巴蜀文化在元明时期陷入低潮,经不及汉,诗不及唐,文不逮宋,已没有汉唐两宋时的“巴风蜀韵”。晚清尊经书院组建,促成了“蜀学”的近代复兴和转型,蜀中学术得到第三期的蓬勃发展,此时的“蜀学”以出思想、出人才著称全国。 研究地域学术文化,对其关键代表人物进行研究亦是重点内容。在本届论坛上,湘学研究者更多集中于对王夫之和曾国藩的研究,而蜀学研究者则集中于对苏轼和廖平的研究。廖平是清末民初的经学大师,是我国近代学术转型时期的关键人物。《廖平全集》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的标志性成果在本届论坛上正式首发。四川大学教授舒大纲等的《〈廖平全集〉整理与研究》阐述了廖平生平与事业、学术及其变迁起迄、廖平著作及《廖平全集》的整理。当前研究廖平的学者均来自四川的研究院所,期待以后的研究者来源地更多元化,以此不断促进对廖平及其后学的研究。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