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泾渭孰清孰浊”等学术难题 钞晓鸿教授在继承傅衣凌先生所开创的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基础上,在上世纪90年代即积极拓展明清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方面的融通与互动,是国内最早从事环境史理论建设与实证研究的学者之一。他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研究任务,已经主持完成了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其学术专著《生态环境与明清社会经济》于2004年出版。在环境史理论与学科建设方面,钞晓鸿教授相继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顶级学术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专题论文,代表了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钞晓鸿教授就生态学等理论与传统史学如何结合进行了具体尝试。他在《深化环境史研究刍议》一文中指出,生物种群具有多种调节机制,环境史研究不能将种群调节简单化,如人们常常将各种动物灾害出现简单地归因于植被的变化。实际上,一些史料所载虎狼等大型动物在生产生活区出现,并非是因植被的破坏而引起的。引起动物扩散的原因很多:包括食物资源不足,在社群和领域中处于低级地位的个体被逐出,幼仔长大被亲代驱逐,自然环境与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躲避天敌,追寻配偶,生境灾变,以及环境污染等。因此,其原因与生成机制需要具体分析,不能想当然全部归结为环境破坏,虽然我们也承认这种情况确实存在。 在《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前沿与展望》一文中,钞晓鸿教授立足于中国实际,分别以环境史研究的基本层面与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为切入点,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环境史的研究前沿与学术走向,并结合具体事例来说明其有望实现的途径与方式。例如在史料方面,图像具有直观性,可以再现物体外观,为环境史研究提供直观证据,所涉及的内容甚至能够深入到遗传学问题。比如,动物的白化现象属于遗传变异,最明显的特征是非白色动物的被毛终生呈现为白色。体色是判断白化动物的最主要指标之一,而在现代标本技术出现之前,出土动物的体色、表皮是难以保存的,但绘画等图像作品却可以弥补该方面的信息。 钞晓鸿教授撰写的《泾渭清浊:乾隆朝的考察辨析及其功用意义》一文,揭示乾隆辨析泾渭清浊的前因后果,首次将泾渭清浊对比精确到天,解决了清代以来泾渭孰清孰浊这一难题。即泾渭分明在年内是变化的,而非固定的此浊彼清,也不总是泾渭分明,存在着两者均浊等现象。学界对这项研究成果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它落实跨学科实践,涉及史学、文学、水利学、地理学等学科,尝试将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反思国外环境史专家的相关观点,回应环境史研究的难题与走向,推动环境史研究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