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的学术眼光”激活史料 当前学术界出现了“资料考证派”与“理论批评派”的分歧与争论。葛桂录分析认为,“前者讽刺后者‘旷然大空’式的宏大叙事与体系建构,而后者则瞧不上资料考证派‘掉书袋’式的钻牛角尖而缺失个人思想。”他认为,这实际上是学术研究中“知识生产”与“思想生产”的不同价值取向之间的分歧,其实两者同样重要且相辅相成。 在徐建委看来,发现问题的眼光是文献整理工作的先导。资料整理需要现有理论的预期,但随着资料分析的深入,也会有超出理论预期的新发现,也就是生长出了新的理论,这应该是资料整理的常态性特点。 学术思想、理念、理论的介入,让从事文献整理工作更有方向感,而现实的理论思考能让过去的文献在今天获得新的生命。葛桂录表示,无论是偏重于文献整理,还是侧重于理论总结,对于研究者个体而言,文献与理论的视野均不能少。新的学术创见并不单纯依赖于新史料的发现。即使是最常见的资料,在新的思路下,用新的观念去阅读时,它便成了新资料,也就有了被“新的学术眼光”激活的“新的史料”。特别是跨文化、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拓展视野,获得新的启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