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走向世遗的土司文化遗产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记者田粉红 参加讨论

    土司制度是古代中国关于边疆治理和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创造,是联系中央王朝与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纽带和桥梁,曾经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学术界对土司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土司问题的研究已有渐成显学之趋势。目前中国土司遗址的申遗活动更把这一研究推向高潮,其社会意义得以大幅度提升。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忻城召开,会议进一步推动了土司问题研究的深化,为明年的土司遗址申遗活动做了必要的学术准备。
    土司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土司问题不仅是一门多学科的研究,而且是一个多地区、多民族关注的历史现象,它的研究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首先从学术研究的现实关怀入手评价了土司研究。他说,秦汉以后我国基本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政体的统一并不意味着单一的治理方式。历史上的土司制度对西南地区、边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习俗的影响至今犹存。土司制度包含的“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边疆民族治理思想至今也有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和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研究土司问题有助于回答这一问题。
    延续六百余年之久的土司制度,对人类文明承续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和发展、多民族文化的共处与包容、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显著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世愉指出,历史上土司制度的建立创造性地构筑了一种区域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对于当时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时,土司制度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习俗和传统文化的包容态度,形成了促进该地区社会稳定以及民族和谐共处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