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简陋的办公桌,八九个倚墙而立的书橱,房间堆满了各种书籍。这是江苏师范大学周棉教授的办公室,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埋头整理资料。“埋首故纸堆”是周棉日常生活的写照,与他打过交道的师生都评价说,周教授一辈子嗜书如命,尤为热衷于中国留学史料整理与研究。 198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周棉开始把研究目光投向留学生群体。“中国留学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先行者,一直以来前赴后继,为发展探路,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周棉说,留学生群体就像个宝藏,值得毕生挖掘。 研究开始,问题便接踵而至:中国留学史料杂乱无章,极度匮乏,其中还不乏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和难以辨识的草书。然而,就在其他学者彷徨之际,周棉早已以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前途为切入口,借助扎实的文学研究功底,以《留学生与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学》一文投石问路,率先开启了漫长的研究之旅。 2015年5月,经过八年的研究,周棉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时期留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史料近900万字,论文20多篇,超过原计划数量两倍,被学界盛赞为中国留学史和民国史研究的里程碑式成果。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徐放鸣说:“该项目不仅有力推动了民国时期的留学生研究,还为当代留学生的派遣和回归政策的制定提供参照。” 论从史出,史学研究意义重大。在周棉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甘坐“冷板凳”。从2000年开始,周棉在校学报上常设“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专栏,栏目发展成为学术界研究中国留学生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地。一批批中青年教师加入周棉的研究团队后,在总结中国留学史的基础上,为现代留学生提供借鉴和参考。 近日,捷报又一次传来。周棉再次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留学档案的整理与研究”。面对荣誉,周棉只是说:“我是一个普普通通做学问的人。”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朱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