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杨祥银:“记忆的不可靠性”可能是一种财富(6)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经济观察报 燕舞 参加讨论

    口述史学是公共史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燕舞:最近几年,“公共史学(历史)”或“公众史学(历史)”这个概念在中国大陆受到越来越多重视,该如何厘清它与“口述史学(历史)”之间的关系?
    杨祥银:国内学者对于“PublicHistory”的翻译存在一些争论,不过主流的译法是“公共史学(历史)”或“公众史学(历史)”。美国公众史学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凯利(RobertKelley)教授给公共史学下过一个定义:“是指历史学家的就业和将历史方法应用于学院之外的诸多领域的学问,包括政府、新闻媒体、历史遗址和博物馆。”通常而言,对于公共史学家来说,他们是以客户的需求为目的,其客户包括联邦和地方政府、公司、博物馆、档案馆、地方历史学会、历史遗址或个人。就我自己而言,我更倾向于将公共史学家定位为“契约历史学家”(contracthistorians)。
    至于口述史学与公共史学的关系,美国大部分口述史学家和公共史学家认为,从方法论上而言,口述史学是公共史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正如唐纳德·里奇所说:“公共史学是有组织性的工作,它为公众提供既准确又富有意义的历史,而口述史学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当然的工具。”而从学科分类或学位课程设置而言,口述史学通常是公共史学学位课程的一部分。在美国一些大学中,一般都颁发公共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相对来说则较少设置口述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当然,口述史学并不是公共史学家的专利,很多学院史学家同样把口述史学作为促进学术研究的重要方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