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山柱形器M12:87高10.5外径4.08公分,出土靠近琮王左侧约十公分处,其上雕饰竖向四列和横向三层共12幅的神人兽面纹图像,精致程度堪与琮王媲美。良渚玉器中仅有两件柱形器带有刻纹。横山M2:8柱形器上有4个兽面像。M12:87柱形器上神人兽面微刻丰富,极为罕见,可以视为即兴之作。从M12:87柱形器外型的高与外径考察,大致与琮王的中孔相约。良渚文化中的柱形器很可能是玉琮中孔的副产品。琮王与M12:87柱形器两者间,难以断定是否出于同一玉琮的个体。但两者具有相约精湛的微刻痕迹,相互关系密切。 M12:87柱形器上六个神人兽面均宽约3.3、高2.8公分,较琮王同类图像略小,加工的难度更大。从图像结构上,柱形器的神人兽面刻划相对简略,缺乏神人面上的帽沿装饰,有些上臂中间部位也没有章状突起。 从技术层面比较,以柱形器A面神人兽面为例,如在神人面部、前胸和兽面上眼梁、鼻梁的微刻,支离断续,尤其是在螺旋纹拐弯方面,难以一气呵成,转折起角生硬,死板不流畅。琮王同类的微刻则线条轮廓清晰,均匀利索,转角浑圆自如,产生流动韵味。据此,我们倾向于认为:琮王与87柱形器两者微刻,并非出于一人之手。 87柱形器与琮王间的关系密切,神人兽面图像构图基本一致。这样玉器神人兽面的图像可能由不同的玉匠进行微刻,并非由特定的个人所垄断。反山M12内出现大量精美玉器,方寸空间,微刻精致,代表良渚玉器工艺的高峰时代。 (作者:邓聪香港中文大学原文刊于:《良渚玉工》,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出版, 201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