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伊斯兰史学主要由阿拉伯史学、波斯史学、土耳其史学以及其他具有伊斯兰文化特性的史学分支构成。参见Daniel Woolf,A Global History of Histo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pp.89,91。 ②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上卷第1分册,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580页。 ③Ferdinand Wüstenfeld,Die Geschichtschreiber der Araber und ihre Werke,Dieterichsche Verlags-Buchhandlung,1882. ④阿萨德·鲁斯塔姆:《历史术语》(阿拉伯文),赛达、贝鲁特:现代书店2002年版。 ⑤较具代表性的作品:西方的如Franz Rosenthal,A History of Muslim Historiography,E.J.Brill,1968; Chase F.Robinson,Islamic Historiograph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阿拉伯的如阿卜杜·阿齐兹·杜里:《阿拉伯史学的兴起》(阿拉伯文,初版于1960年),贝鲁特:阿拉伯统一研究中心2007年版;沙奇尔·穆斯塔法:《阿拉伯历史与史学家》第1—4卷(阿拉伯文,原计划共5卷,但至今未见第5卷问世),贝鲁特:大众知识出版社1979-1993年版(第1卷初版于1978年);印度的如Mohamed Taher,ed.,Encyclopaedic Survey of Islamic Culture,Vol.5,Anmol Publications Pvt Ltd.,1997; N.K Singh and A.Samiuddin,eds.,Encyclopaedic Historiography of the Muslim World,Global Vision Publishing House,2003。 ⑥我国至今或许只有一部与阿拉伯史学史密切相关的专著,即邹兰芳的《阿拉伯传记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如有遗误,恭请阿拉伯史学史研究者指正。 ⑦关于史学史的分期标准问题,详见王记录:《五十年来中国史学史分期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6期。 ⑧希提:《阿拉伯通史》上册,马坚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1页。 ⑨阿卜杜·阿齐兹·杜里:《阿拉伯史学的兴起》,第13—14页。 ⑩麦斯欧迪:《黄金草原和珠玑宝藏》第2卷(阿拉伯文),赛达、贝鲁特:现代书店2005年版,第149、154、158—163页。 (11)哈姆扎·艾斯法哈尼:《世界诸国王与先知年谱》(阿拉伯文),贝鲁特:生活书店出版社(出版时间不明),第113页。 (12)阿卜杜·阿齐兹·杜里:《阿拉伯历史分期概论》(阿拉伯文),载《历史和文明论集:史学论集》,贝鲁特:阿拉伯统一研究中心2009年版,第247页。 (13)瓦哈卜·本·穆纳比赫:《希木叶尔诸王故事集》(阿拉伯文),阿卜杜·马利克·本·希沙姆传述,萨那:也门研究中心1995年版,第174—176页。 (14)福阿德·萨兹金:《阿拉伯遗产史》第1卷第2分册(阿拉伯文),马哈茂德·法哈米·希贾兹译,利雅得:伊玛目穆罕默德·本·沙特伊斯兰大学1991年版,第28、35—36页。 (15)侯赛因·纳索尔:《阿拉伯文学中艺术性写作的兴起》(阿拉伯文),开罗:宗教文化书店2005年版,第228、235页。 (16)伊本·塔格利·比尔迪:《埃及历代君王中的耀眼明星》第1卷(阿拉伯文),贝鲁特:学术书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44—445页;沙奇尔·穆斯塔法:《阿拉伯历史与史学家》第1卷,第92页。 (17)白拉祖里:《各地的征服》(阿拉伯文),贝鲁特:学术书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80页。 (18)瓦哈卜·本·穆纳比赫:《希木叶尔诸王故事集》,第9页;伊本·哈贾尔:《校正之校正》第11卷(阿拉伯文),海得拉巴:印度百科全书委员会1909年版,第67页。 (19)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1册,纳忠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81页。 (20)伯克尔·艾布·宰德:《族谱学家等级传》(阿拉伯文),利雅得:觉醒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5页。 (21)阿卜杜·阿齐兹·杜里:《族谱书与半岛史》(阿拉伯文),载《历史和文明论集:史学论集》,第149页。 (22)艾巴努·本·奥斯曼(640-723年)是第一个以深谙武功纪而闻名的人。但杜里认为,艾巴努只是圣训研究向武功纪研究过渡阶段的代表人物。参见优素福·霍罗维茨:《最早的武功纪及其作者们》(阿拉伯文),侯赛因·纳索尔译,开罗:巴比1949年版,第3页;阿卜杜·阿齐兹·杜里:《阿拉伯史学的兴起》,第19页。 (23)伊本·什哈卜·祖哈里:《先知武功纪》(阿拉伯文),大马士革:思想出版社1981年版。 (24)穆罕默德·巴格希舍:《穆萨·本·奥克巴的〈武功纪〉》(阿拉伯文),拉巴特:新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18—21页。 (25)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上卷第1分册,第560页。 (26)拉菲格·阿杰姆编著:《阿拉伯—伊斯兰历史学术语辞典》(阿拉伯文),贝鲁特:黎巴嫩书店2000年版,第46—48页。 (27)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3册,向培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35页。 (28)阿卜杜·阿齐兹·杜里:《阿拉伯史学的兴起》,第64、80页。 (29)阿卜杜·阿齐兹·萨里姆:《历史与阿拉伯史学家》(阿拉伯文),亚历山大:大学青年基金会1987年版,第53—60页。 (30)侯赛因·纳索尔:《阿拉伯文学中艺术性写作的兴起》,第243页。 (31)彭树智主编,王铁铮、黄民兴等著:《中东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4页。 (32)宛耀宾主编:《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3页。 (33)泰伯里:《泰伯里史》第1—10卷(阿拉伯文),开罗:埃及知识出版社1968-1969年版。 (34)沙奇尔·穆斯塔法:《阿拉伯历史与史学家》第1卷,第83页。 (35)伊本·古太白:《纪事的泉源》第1卷(阿拉伯文),开罗:埃及书籍出版社1996年版,“作者序言”,第10—20页;伊本·古太白:《知识书》(阿拉伯文),开罗:知识出版社1981年版,“作者序言”,第1—7页。 (36)雅古比:《列国志》(阿拉伯文),莱顿:博睿学术出版社1890年版,第2—3页。 (37)阿拉伯的传记主要有“西拉”、“塔尔杰马”、“塔巴卡特”、“马加兹”、“巴尔纳马吉”、“马纳基布”、“法赫拉塞”、“瓦法耶特”、“穆阿杰姆”和“穆卡迪马”等类型。详见邹兰芳:《阿拉伯传记文学研究》,第85页。 (38)福阿德·萨兹金:《阿拉伯遗产史》第1卷第2分册,第204—253页。 (39)侯赛因·阿绥:《哈里发·本·亥亚特及其〈历史〉和〈等级传〉》(阿拉伯文),贝鲁特:学术书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40—68页。 (40)Franz Rosenthal,A History of Muslim Historiography,p.66. (41)拉多旺·萨利姆:《阿拉伯的时间体系:阿拉伯—伊斯兰史研究》(阿拉伯文),贝鲁特:阿拉伯统一研究中心2006年版,第33页。 (42)沙奇尔·穆斯塔法:《阿拉伯历史与史学家》第1卷,第51—52页。 (43)伊本·纳迪姆:《目录》第1卷(阿拉伯文),伦敦:福尔甘伊斯兰遗产基金会2009年版,第149—152页。 (44)雅古比:《历史》第1卷(阿拉伯文),莱顿:博睿学术出版社1883年版,第17、94、106、204—209页。 (45)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2册,朱凯、史希同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61—381页。 (46)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概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40页。 (47)伊本·拜萨姆:《岛上名士之珍藏》第1卷第l册(阿拉伯文),贝鲁特: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48)沙奇尔·穆斯塔法:《阿拉伯历史与史学家》第1卷,第272页。 (49)阿巴斯·穆罕默德:《纳绥尔丁·图斯和纳赛尔丁·贝多瓦的学科分类》(阿拉伯文),贝鲁特:阿拉伯复兴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0页。 (50)法拉比:《科学统计》(阿拉伯文),贝鲁特:新月出版社1996年版。 (51)伊本·纳迪姆:《目录》第l卷,第277—356页;艾哈迈德·花拉子米:《科学的钥匙》(阿拉伯文),贝鲁特:泉源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122页。 (52)索伊布·阿卜杜·哈米德:《伊斯兰思想中的历史哲学》(阿拉伯文),贝鲁特:哈迪出版社2007年版,第227—245、261—274页。 (53)哈姆扎·艾斯法哈尼:《世界诸国王与先知年谱》,第66页。 (54)穆罕默德·马哈茂德·穆罕默丁:《伊斯兰地理学遗产》(阿拉伯文),利雅得: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3—432页。 (55)伊本·艾比·乌塞比阿:《医生等级传》第1卷(阿拉伯文),法兰克福:阿拉伯—伊斯兰历史学院1995年影印版,第241—243、303—304页。 (56)瓦吉哈·考塞拉尼:《史学史:趋势、流派与方法》(阿拉伯文),贝鲁特:阿拉伯政治研究中心2012年版,第90—91页。 (57)伊本·艾西尔:《历史大全》第1卷(阿拉伯文),贝鲁特:学术书籍出版社1987年版,“序言”,第7页。 (58)麦斯欧迪:《时间纪事》(阿拉伯文),开罗:阿卜杜·哈米德·艾哈迈德·哈乃斐印书馆1938年版,“序言”,第7页。 (59)伊本·纳迪姆:《目录》第1卷,第408—409页。 (60)卡尔·布罗克尔曼:《阿拉伯文学史》第6卷(阿拉伯文),雅古比·伯克尔译,开罗: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102页。 (61)伊本·阿萨奇尔:《大马士革志》第1卷(阿拉伯文),贝鲁特:思想出版社1995年版,“校勘序言”,第31页。 (62)伊本·哈贾尔:《指针》第5卷(阿拉伯文),贝鲁特:伊斯兰印书馆2002年版,第563页。 (63)穆罕默德·阿尔考:《阿拉伯思想中的人文主义倾向:米斯凯韦和陶希迪的时代》(阿拉伯文),哈希姆·萨利赫译,贝鲁特:萨基出版社1997年版,第559—571页。 (64)阿卜杜·阿齐兹·杜里:《阿拉伯人的史书:思想和方法》(阿拉伯文),载《历史和文明论集:史学论集》,第194—195页。 (65)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6册,赵军利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页。 (66)Li Guo,“Mamluk Historiographic Studies:The State of the Art”,Mamluk Studies Review,Vol.1,1997,pp.15-43. (67)沙奇尔·穆斯塔法:《阿拉伯历史与史学家》第3卷,第19页。 (68)档案馆在阿拔斯王朝时期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府部门,当时主要负责掌管哈里发的公务文书。参见乔治·宰丹:《伊斯兰文明史》第1卷(阿拉伯文),贝鲁特:生活书店出版社(出版时间不明),第245页。 (69)Nasser Rabbat,“Representing the Mamluks in Mamluk Historical Writing”,in Hugh Kennedy,ed.,The Historiography of Islamic Egypt(c 950-1800),Brill,2001,pp.60-61. (70)沙奇尔·穆斯塔法:《阿拉伯历史与史学家》第3卷,第29页。 (71)沙奇尔·穆斯塔法:《阿拉伯历史与史学家》第4卷,第44页。 (72)伊本·塔格利·比尔迪:《日月之事》第1—2卷(阿拉伯文),开罗:书籍世界1990年版。 (73)伊本·绥拉菲:《历史中的身心逸步》第1-3卷(阿拉伯文),开罗:书籍出版社1970、1971、1973年版。 (74)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75)伊本·赫勒敦:《历史绪论》上卷,李振中译,宁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7—8页。 (76)伊本·赫勒敦:《历史绪论》上卷,第10页。 (77)伊本·易卜拉欣·伊吉:《史学宝鉴》(阿拉伯文),大马士革:齐纳努出版社2010年版。 (78)卡菲雅吉:《史学撮要》(阿拉伯文),开罗:书籍世界1990年版。 (79)萨哈维:《为史正名》(阿拉伯文),萨利赫·艾哈迈德·阿里译,贝鲁特:使命基金会1986年版。 (80)苏尤蒂:《史学嫩枝》(阿拉伯文),莱顿:博睿学术出版社1894年版。 (81)冯杰文:《伊斯兰史学研究范式的突破——评伊本·赫勒敦的〈历史绪论〉》,《史学理论研究》2015年第4期。 (82)当时,斥责历史的人,既有“专业人士”,也有普通民众。参见萨哈维:《为史正名》,第86页。 (83)伊本·伊亚斯:《时代奇花》第5卷(阿拉伯文),开罗:阿拉伯书籍复兴出版社1961年版,第177页。 (84)笔者仅统计生活于1517-1800年间的麦加学者,详见穆罕默德·哈比卜·希拉:《麦加的历史与史学家:伊斯兰历3至13世纪》(阿拉伯文),伦敦:福尔甘伊斯兰遗产基金会1994年版,第170—409页。 (85)艾布·格西姆·萨阿德拉:《阿尔及利亚文化史》第2卷(阿拉伯文),贝鲁特:伊斯兰西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22页。 (86)格奥尔格·伊格尔斯、王晴佳著,苏普里娅·穆赫吉参著:《全球史学史:从18世纪至当代》,杨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8页。 (87)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6页;拉菲格·阿杰姆编著:《阿拉伯—伊斯兰历史学术语辞典》,第4页。 (88)哈全安:《中东史:610-2000》,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9—238页。 (89)伊本·凯西尔:《古兰经注》,孔德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1487页;布哈里:《布哈里圣训实录全集》第1卷,祁学义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第22—40页。 (90)马小鹤:《伊本·赫勒敦》,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版,第30—31页。 (91)关于伊本·赫勒敦的“文化科学”理论,详见冯杰文:《伊本·赫勒敦“文化科学”理论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92)格奥尔格·伊格尔斯、王晴佳著,苏普里娅·穆赫吉参著:《全球史学史:从18世纪至当代》,第42页。 (93)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85页。 (94)张广智:《中世纪时期的阿拉伯史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