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位于美丽的东湖之滨,馆藏文物楚风浓郁,声名远播,这里陈列着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属于该馆最吸引观众眼球的珍贵文物。 吴越春秋,风云变幻,人们对发生在长江下游的吴越之争的故事耳熟能详。然而,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越王剑和吴王矛却都出土自湖北楚地,这引起了研究者的浓厚兴趣,有人推测为战利品,也有人认为是陪嫁品。 越王勾践剑1965年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据博物馆资料介绍,器物时代为春秋晚期青铜器,长55.7厘米、宽4.6厘米。器物铸造精美,剑身中脊起棱,装饰以黑色菱形花纹。在正面接近剑柄处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鸟篆铭文。剑格正面嵌有蓝色琉璃,背面嵌有绿松石。剑刃锋利,寒光袭人,有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剑”。《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中记载,“昔者,越王勾践有宝剑五,闻于天下”,书中赞叹越王之剑“捽如芙蓉始出”,“灿如列星之行”,“岩岩如琐石”,“焕焕如冰释”,令人神往。湖北省博物馆藏这件越王勾践剑也许就是其中一件。 关于越王勾践剑的发现,考古学者陈振裕曾撰写《越王勾践剑发掘亲历记》(《湖北文史》2006年第1期),回顾了1965年发掘望山楚墓和发现越王勾践剑的过程,梳理了当时学界前贤如何考释、判定此剑为越王勾践剑的学术史。据说,1973年越王勾践剑东渡日本展出,郭沫若在展出之前特意为越王勾践剑和汉代银缕玉衣题诗一首,诗中这样写道:“越王勾践破吴剑,专赖民工字错金。银缕玉衣今又是,千秋不朽匠人心。” 吴王夫差矛1983年出土于湖北江陵马山5号墓。资料显示,此矛长29.5厘米,器中脊两侧近基部有“吴王夫差,自作用矛”错金铭文。与越王勾践剑一样,吴王夫差矛也刻有菱形纹饰。这种菱形纹饰极具装饰性,科技考古工作者曾对此类技术进行分析,展开科学检测和模拟试验,围绕相关工艺展开过讨论。 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铸造工艺精美,被誉为吴越兵器中的双璧。先秦时期,楚文化是重要区域文化,自成一体、博大精深。湖北省博物馆楚文化馆集中展出了湖北出土的楚文物精华,而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成为楚文化馆的展陈精品,堪称奇绝,令人叹赏。 曾江 文/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