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海原 李进兴 这件青铜熨斗(见图),是我在海原县一位收藏爱好者家里见到的。熨斗高6.8厘米,口径最大处15.3厘米,底径11.8厘米,手柄遗缺,手柄与熨体结合部有三个铆钉链接痕迹;熨体部分比较完整,熨口为僧帽状,以唐草纹边饰作为主题纹饰。从花纹上还可以看出是用多块范拼凑铸造而成,花纹铸造精美,打磨工艺细致。熨斗表面呈现为黑漆古色,部分地方略带铜锈,表面包浆浓厚,为一件传世多年的青铜器。从熨斗的纹饰上看,属于敦煌壁画边饰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纹饰,主要流行于唐朝或西夏。而综合多方因素考证,这应当是一件比较典型的西夏器物。 众所周知,西夏是党项羌族以游牧为主体的政权国家。党项羌族在迁徙前,“不知稼穑,土无五谷”、“畜、牦、牛、马、驴、羊以供其食”、“三年一相聚,杀牛羊以祭天,求大麦与他界酝以为酒”、“男女并衣裘褐,仍披大毡”,畜牧业在党项羌族的经济中仍然占重要地位。西夏“有畜牧甲天下”,牛马“用之不尽”,唐代元稹《估客乐》诗词中有“北买党项马”句,党项马名扬西域与中原。西夏建国后,其农业较畜牧业晚发展,农牧并重是西夏社会经济的特色。除畜牧业外,狩猎业也十分兴盛,主要有兔鹘、沙狐皮、犬、马等。其规模不小,例如对辽朝的贡品中,即有沙狐皮一千张。狩猎业在西夏中后期时仍然兴盛,受西夏大臣所重视,西夏军队也时常以狩猎为军事训练或演习。从这些史料中可知,西夏建国后的衣着仍然是“衣裘褐,披大毡”的时代,只有少数贵族才穿棉麻丝绸的服饰,因而用熨斗来熨衣服,是少数贵族才拥有的奢侈用品。 西夏手工业分官营和民营两种,主要以官营为主。其生产目的主要是供西夏贵族使用,其次则是生产外销。手工业比较齐全,夏仁宗修订的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司序行文门》中即分类详细。手工业以纺织、冶炼、金银、木器制作、采盐、酿造、陶瓷、建筑、砖瓦等为主,冶炼制造也较为发达。如此精美的青铜熨斗,在同时代的宋、辽、金等国不算什么,但在西夏境内却是稀缺物品。据史料:“在西夏凡是日常生活用具中多数用木器和瓷器,金属器皿较少。其原因可能与西夏境内缺乏金属矿藏有关。这一地区仅有少量的铁矿,而铜、锡矿藏极少。因此,西夏王国不得不经常向宋、辽、金三国换取。而这三国又常以此对其进行封锁。因而西夏本土所产及通过各种渠道来源的少量金属,只能提供给皇室及社会上所必需的金属制品、战争所需兵器及少量用于铸造钱币。所以,尽管西夏王国有着高度发达的冶金制造业,而日常民用所需的一些金属制品不得不用瓷器来代替。” 在西夏南疆萧关地区(今海原县)发现如此铸造精美的青铜熨斗,实属稀见。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据查《宁夏历史地理考》:海原县境的西、南华山在西夏时期统称天都山,因此将天都地区泛称今海原县。又据《西夏纪》、《西夏书事校正》等史料可知:西夏的几代皇帝、皇后、大臣均涉足于此。如《西夏书事校正》卷十六记载:“(公元1042年)八月,纳妃没移氏,营天都山居之。天都属古兰州地界,五路间为国人啸聚所。凡欲举兵必先至彼点集,然后议所向。元昊虽据数州,其精兵仅数万,余皆老弱妇女,举族而行,故大举不过二十日。及入冠屡胜,遂有并吞关陇之志。会纳其臣没移皆山女为妃,因天都与泾原路接,山川平易,劲骑疾驰渭州,旦暮可至,特营宫室居之,日与没移氏宴乐其中”等。在当时,居住此地的还有驻将“天都大王”野利遇乞、汉族皇后任氏、梁太后等帝王太后达官贵人。可以想见,正是缘于他们在此居住,才得以为后世留下如此精美的青铜器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