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良渚古城的外围水坝遗址得到确认,相关考古资料也开始见诸报端,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良渚水坝位于良渚城址的北部和西北部,包括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长堤形围坝等部分,形成了高程不等的若干级水域面积,可以有效防止北部山区洪水对良渚城址的威胁。良渚水坝的建造方法采用当地材料,因地制宜,将水限制于一片区域内,围筑而成。这一考古发现无疑是十分惊人的,大大丰富了我国早期水利史的内容。 就世界范围而言,经考古发现,西亚是较早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地区,在约旦贾夫盆地,距今九千多年前已出现类似堰墙的水坝。与中国不同,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西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干旱造成的水资源短缺,通过拦河的水坝蓄积水资源以利于农耕。该地区随后还逐渐发展出更成熟的成套水管理技术,通过建设水渠来引水和防止土地盐碱化。 中国早期历史记载的水资源管理多与水在某个阶段过于泛滥有关,以防洪排涝为主要特征,文献记载的治水传说以鲧和禹最有代表性。鲧作为早期治水者,采用围堵的方式来治水,没有成功。而其儿子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禹贡》的记载是“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采用疏导的方式,取得成功。保利艺术博物馆所藏的遂公盨,载有“天命禹敷土,随(堕)山浚川”,将大禹治水的记载提早到西周时期。由此我们看到,大禹是中国治水的一个关键人物,改变了中国早期的治水方法,从而消除了水患,获得大量耕地,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但在禹之前的治水技术和传统一直是错误或原始的吗?为何不能成功?还是没有因地制宜造成的?良渚水坝遗址的发现使我们得以一窥这些传说背后真实的历史的影子。 按照传统认识,禹鲧生活的时代当属于龙山时代晚期,晚于良渚文化。《尚书》和《国语》记载鲧的治水方法是继承共工氏。共工氏“壅防百川,堕高堙庳”,徐旭生认为这种治水方法是修筑土围子式的堤防。我们看到,共工和鲧的治水方式似乎与良渚水坝的水资源管理方式类似,对多余的水资源采用围起来的方式管理,聚水成湖,既有利于防洪,又有池泽之利。这种以围为主的方法,比较适合于东部长江下游区域。这些地方的水资源丰富,季节性水量变化不大,常年临水而居,当地人已经能够很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日常生活包括干栏式住宅、生计等方面都与水息息相关。在这种生态条件下,水是人类最熟悉的自然资源,对它加以有效管理,才能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考古工作者在长江下游更早阶段的草鞋山、绰墩等遗址发现的大面积水稻田遗迹,包括小块的水田、蓄水坑和排水沟等部分,已经表现出比较成熟的水资源管理技术。在良渚文化阶段,水田的面积扩大,对稻田水域进行围堵,建立引水渠道和储水坑,并在一定时间抽放水,保证水稻的种植,这方面的经验已经相当丰富。围堵水域进行稻作生产的经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良渚时期水坝的建设,可以说,稻田水资源管理逐渐塑造形成了东方式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中原及周边地区的气候和地貌状况完全不同于东部,地表以黄土覆盖为主,从新石器时代早期以来,为了用水和生产生活的方便,聚落的选址主要位于河流的两岸。区域内气候条件相对比较干旱,每年的雨水季节比较集中,突如其来的降雨往往造成河道崩溃,危及沿岸居民生活。特别是早期黄河及支流的摆动,经常造成流域中下游地区泛滥成灾。面对因气候异常造成的洪水泛滥,如果还使用东方式的水资源管理模式,采用围堵水域的方式,只会造成更大的洪涝灾害。共工和鲧正是采用东方的围堵方式治水,所以导致了失败。 共工、鲧等部落是以治水为主要技术的技术部落或治水世家,也许受到东部水资源管理方法的影响,当鲧的部落继续沿用早期在东部的经验进行中原的治水实践,没有任何改变,失败是必然的。鲧的后继者大禹与东方集团似也有较密切的联系,禹娶于涂山氏,《左传》又说大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涂山位于安徽,安徽蚌埠禹会村的考古发现,逐渐将禹会诸侯的历史清晰化。而大禹的可贵之处是,能够吸取教训,根据中原地貌和气候特点,勘察地形,改堵为疏,疏通河道淤塞点,将多余的水引入主河道,尽快排出。《国语》和《孟子》所载大禹疏川导滞,使得高地更高,低地更低,从而将内涝形成的大面积沼泽排出,形成可耕种的区域,排出的水在低洼的地方形成大泽,使不同类型土地都变得有利于生计。大禹根据九州不同地区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水资源管理办法,赢得了个人声望。这种既有对聚水成泽传统的继承,又同时采用了新的疏导方法,是一项伟大的技术创新。 良渚之后的考古发现也表明,由大禹革新的治水技术逐渐成为中原地区城市选址和建设的原则。如传说是禹都阳城的王城岗遗址,选址就相当讲究,北依矮山,北高南低,周围有人工环壕和五渡河、颍河等自然河道绕城。方燕明认为,王城岗城壕底部近水平设计,有利于五渡河水流入,有防御和排水双重功能。王城岗依托的山势不高,当出现暴雨时,地表径流不会太大,同时城址沿山坡倾斜,有利于多余的水向下排出,周围的护城河可成为最有效的排水泄洪通道。这样的选址既保证了生活用水,又在遭遇暴雨时能有效畅通地快速排出。夏代之后的都城建设延续大禹的治水经验,经常会发现有池苑渠道的迹象,如在偃师商城、殷墟等地都有发现。修建池苑渠道,聚疏结合,既有利于防洪,又可满足游乐和生活用水,成为历代都城选址和建设的基本法则。 20世纪50年代,历史学家卡尔·魏特夫提出,东方国家的文明产生于大规模的灌溉农业,由于大规模灌溉设施建设的需求,社会需要对劳动力进行有效管理,来建设和维护水利系统,从而导致社会产生了权力和财富的分化。这一单因素解释国家起源的理论是否合理?对中国、西亚、埃及、印度等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东方文明的产生是否有作用?需要考古证据的验证。良渚水坝的发现,为我们更深入理解水资源管理在国家起源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案例。新的发现表明,共工和鲧的治水方法并非是没有任何历史根据的神话传说,中国早期人类管理水资源经历了不同阶段,并在适应不同地区时有所演变,技术也有所提高,最终中原水资源管理模式在大部分地区取代以良渚水坝为代表的东方模式,成为中国水资源管理的主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