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收藏鉴赏 >

《宿雁图》:呼唤“仁心”归来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收藏快报 newdu 参加讨论

    ■浙江杭州 李熊熊
    自明代中叶起,民窑瓷器上出现了一种“宿雁图”纹样(图1—图4)。此图画面并不复杂,主体是一只站立在水岸上的大雁。大雁的周围配有标志性的陪衬:右边是一根粗壮的芦苇;左边是水泽一角。图中大雁的特别之处,是它将脑袋蜷缩在自己的翅膀之下。从这个姿势看,它显然是在睡眠,故此图可称之为“宿雁图”。“宿雁图”在明代瓷器史上一度相当流行,但万历之后就不再出现了。
    瓷画“宿雁图”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的画意是在表达一种社会愿景。什么愿景呢?简单地说,是呼唤“仁心”的归来。对此,我们可从时代的背景说起。
    明代立国之初,朱元璋以孔孟儒家学说为准则,为社会制订了一整套的规矩,大家按规矩做人行事。因此,明代前期社会上,官民讲究“仁义礼智信”那套纲常伦理。但到明代中期,民风开始变了,奸滑之辈唯利是图,人心中的道德底线屡屡被破,淳朴、本分之类的良善品性渐渐消失。对此,部分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开始大力鼓吹“良知”、“仁心”,试图挽救社会,免于彻底的堕落。瓷画“宿雁图”的出现,正是这场挽救运动的努力之一。
    “宿雁图”的画意来源于孔子《论语·述而篇》中说的一句话:“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我钓鱼,但不用网捕鱼;我射鸟,但不射正在睡觉的鸟。后世有专家进一步解释道:“孔子少贫贱,为养与祭,或不得已而钓、弋,如猎较是也。然尽物取之,出其不意,亦不为也。此可见仁人之本心矣。待物如此,待人可知;小者如此,大者可知。”(见朱熹《论语集注》)从这个解释可见,孔子“弋不射宿”,是不想“出其不意”,趁人之危射杀正在睡觉的鸟。而作出这种“弋不射宿”的决定,正是他“仁人之本心”的体现。
    孔子的“弋不射宿”,没有明确讲“宿鸟”是何种鸟类。但从古代生活实际看,所指的应该是大雁。因为“弋”是一种“以生丝系矢而射”的箭;“弋射”是一种通过箭头带动绳索缠住猎物的捕捉方法。用这种方法捕捉的鸟类,主要就是长脖子的大雁。在汉代的画像砖上就有许多“弋射”大雁的图像。
    古人为什么要用“弋射”这样的方法捕捉大雁呢?据专家研究,因为雁是候鸟,古人认为它们有“顺阴阳往来”的特性,转而有“妇人从夫”之义。于是活的大雁成了古代求婚礼仪中“纳彩”、“纳吉”的重要聘礼。而“弋射”则是活捉大雁的好办法。
    明代中期瓷器上出现“宿雁图”,目的是要用孔子“弋不射宿”这样的典故来拷问社会:当你看到“宿雁”的时候,你的内心是怎么想的?是趁机把它们抓到手?还是如孔子那样“弋不射宿”?此刻的选择,其实关乎是否要坚持“仁人之本心”的大是大非问题!“仁心”失落,道德沦丧,社会将无可救药;“仁心”回归,儒纲重振,社会才有复兴的希望。
    以“宿雁图”拷问社会、挽救世风,虽说有些迂腐,但在那个时代仍不失为可用的办法之一。从明中期开始出现,历经嘉靖、万历,“宿雁图”近百年延续、演化的过程,其实是旧秩序维护者在孜孜不倦努力的缩影。
    儒士们的努力最终并没有得到好的效果。万历之后,曾经寄托重望的“宿雁图”在瓷画中消失了。这表明大明王朝已经走到了末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连“仁心”之问都无人再提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