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署规模 有地下金库可6个部门办公 据介绍,处在二级阶梯的中院是四合院建筑,发现了仪门、厢房、灯柱的基座等。“残留的灯柱基座有3个,每个直径约2米,均呈八角形。”王胜利说,从位置和对称原则推断,还应有第四个灯柱台基,不过已经在岁月流逝中被损坏。 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袁东山说,灯柱台基证明这一建筑是典型的南宋衙署风格,达到了6个部门办公的规模。 考古中,考古队发现一个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水池,平均深度3米左右,可提供3000~4000立方米的水,估计是用来满足办公区域用水需要。衙署后院发现一个地下室,进口高2.3米、宽约1.6米。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应是当时的地下金库。 袁东山推断,这一衙署的功能应该是战争时期处理合州内政的政治中心,与山上九口锅的军事指挥所遥相呼应。 消失原因 发现火烧痕迹或是元军毁城 王胜利说,考古人员在衙署遗址下面还发现了大量的火烧土痕迹。 据史料记载,尽管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投降后,钓鱼城未被屠城,但钓鱼城却难逃毁城的命运,地面建筑几乎破坏殆尽,范家堰自然也难以幸免。“考古发现的火烧痕迹,或许就是元军焚城的证据。”王胜利说。 此外,衙署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南宋时期的瓷器。 考古价值 填补南宋衙署考古空白 为钓鱼城申遗增加砝码 袁东山称,该衙署遗址是当前我国衙署考古的标杆性建筑,填补了中国南宋时期衙署考古的空白。从目前出土的建筑遗址规格看,这算得上中国高规格的南宋时期衙署遗址。其当时的政治规格相当于厅级单位,需皇帝亲自批准才能建筑。 袁东山还说,随着钓鱼城衙署考古工作的继续开展,这一南宋时期的经典建筑将逐步揭开神秘面纱,并得到有效保护,为钓鱼城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增加砝码。他建议,今后,这一衙署遗址可与钓鱼城遗址公园规划相结合,向市民开放展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