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幅员辽阔,地理环境相对独立。正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才形成了中国的民族及文化既呈现较大的多样性,又具有较强封闭性的特点。也正是多样性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有修建长城规范不同民族及其政权的需要。反过来说,在北方修建长城作为中国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的补充,构成了其环境完整的封闭性。 在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北方的华北平原、关中平原,南方的成都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自古就是农业区。这些地区,因温度与湿度均适宜农耕,基本可以满足农耕经济自给自足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长城以内的农耕民族得以发展成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共同体。 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古代农耕地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相对稳定,决定了生活在这个地区民族的相对稳定。在这种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文化,喜爱和平、厌恶战争成为主要特色,历代君王也都是将太平盛世作为政治上的最高成就。历代统治者修建长城,也就成为实现天下太平的重要保障。 从安全防御的角度来认识中国地理环境周边状况,对理解农耕政权为什么要在北方农牧交错地区修建长城很有意义。中国东部和东南部为海洋所环绕,西部有“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西南有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它们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都是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不用构建军事防御工程,也不会受到较大的威胁。 只有北部蒙古高原及与之相连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北部地区,缺乏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农耕政权只能靠修建长城补充其北部防御不足的地理缺陷,以求保障政权的稳定和农耕经济持续发展。 在中国中部广袤的平原上,有适合耕种的肥沃土地,有适宜耕作的气候环境,黄河与长江为农耕提供充足水资源。农耕政权修建长城保护这一区域,使作为东亚大陆重要的农耕族群——华夏族逐步壮大和发展,使传统农业得到持续发展。 在中国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中,黄土高原的北缘是长城防御的重点地区之一。黄土高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为1000~2000米,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黄土高原上的太行山、六盘山均是长城经过的主要山脉,这两条山脉将黄土高原分成三部分:山西高原、陕甘黄土高原和陇西高原。其中,陕甘黄土高原、陇西高原成为战国秦长城和秦始皇长城防御北方的重点区域,山西高原和陕甘黄土高原则成为明朝的长城防御区。 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中华民族形成和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黄土高原以北的蒙古高原,有游牧民族的活动天然平台——蒙古草原。一马平川的蒙古高原,与农耕地区紧密相连,游牧和农耕之间没有天然的阻隔之险。农耕政权在此修建长城,形成战略防御地带,可以阻止游牧政权对中原农耕地区的攻击。 华北平原北起燕山南麓,南抵大别山北侧,西临太行山,东靠渤海和黄海,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湖泊众多,自古即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区。华北平原北部区域也是长城设防的重点地区,很多朝代的长城都修建在这个区域。华北平原自古就是传统农耕地区,明代将都城移到北京后,华北平原的战略地位显著提高。战国时期燕、赵诸侯国修建长城,秦汉时期在燕山之北修建长城,都是作为华北平原的安全保障。明长城九镇中的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都修建在华北平原。 在中国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农耕地区的发展虽也受自然环境影响,但相对于游牧区域来说还是小得多。降雨少可以发展浇灌,农业收获的粮食可以长时间保存起来以丰补歉,极大地提高农耕民族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游牧经济主要依靠放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就弱多了。特别是没有足够的粮食,就没有办法保障基本的生存,这就造成了其对农耕地区有着较强的依赖性。 在中原王朝力量强大的时候,长城区域绝大部分地区都为中原王朝所有。只是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更北方的地区不适合农耕,所以中原的军屯也好,移民迁徙也好,都没有延伸到那些地区。中原力量薄弱的时候,游牧民族往往大规模地南进,有的成为北方农耕地区的统治者,有的成为全国统治政权。 中国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还具有复杂多样性,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形成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北方长城以南和长城以北不同的区域,具有各不相同的地理特征,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上都有差别。正是这些差别,造成了以农耕和游牧两种经济类型生活的族群之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对中华文明的最大影响是在文明的发生期和发展期,具有独自地完成特征。中华文明在世界古老文明中,虽非最早的文明,却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外来文化的传入无法对中华文化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反而使其在不断吸收新的文化过程中走向更加强大。 (十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