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西府宝鸡是由众多关隘构成的要城。据《宝鸡的关口和城堡》一书统计,有迹可考的关口有四五十个,其中千陇地区和秦岭南北最多,大大小小的关口要塞不下三十个,就连以平地川道地貌为主的岐雍地区,也有十几处关隘。宝鸡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关隘?宝鸡历史学者考证分析认为,主要有地貌、军事和经济三方面的原因。 宝鸡为啥自古多关隘? 有山就有关 地理地貌便于布控 “宝鸡‘六山一水三分田’的独特地貌决定了它便于设关布防。”宝鸡市陈仓区政协常委、副研究员蒋五宝日前说。 他说,宝鸡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东、西、南、北、中的地貌差异大,具有南、西、北三面环山,以渭河为中轴向东拓展,呈尖角开口槽形的特点。秦岭群峰与渭河平原互为映衬,构成了宝鸡市的地貌主体。山、川、原兼备,以山地、丘陵为主。在宝鸡 1.8万余平方公里面积中,秦岭、陇山两大山地面积要占总面积的一半还多,丘陵主要集中在西山地区的赤沙、香泉一带,约占近三分之一,剩下的小部分是川塬。“宝鸡的山地以石头山居多,像秦岭和陇山都是石头山,自古关、山相连,有山必有关,石山提供了建关的两个优越条件:一是有险可守;二是便于就地取材。”蒋五宝指出宝鸡多关的原因。 多位学者通过实地勘探走访发现,宝鸡关隘的分布位置和分布数量,高度吻合宝鸡的山地川塬地貌特征。在全市有迹可考的四五十处关隘遗址中,千陇地区和秦岭南北分布的关隘最多,其数量不下三十个;其次是渭河南岸秦岭北麓台地、以奥陶纪灰岩为主的渭北低山和黄土台原,大大小小的隘口、城寨也有十几处;中部的渭河断陷带基本无关,因为无险可守。 凤县籍学者袁永冰说,凤县地处秦岭腹地,因此多凭山建关,比如柴关,又名柴关岭,位于凤州东南 67.5公里处,明代正德年间移留坝巡检司于此,与甘肃两当县为界的马岭关,位于双石铺镇西 11公里,控扼凤州之西门。位于双石铺镇东南 24公里的留凤关,原系汉朝屯运积储之所,地貌中间平坦,四面皆山,易于防守。明置巡检司,清设分防把总。 西安人王书题早年曾在凤县当过知青,他在回忆马岭关地貌时讲:“国民党往西逃窜炸掉公路的时候,马岭关是通往甘肃天水两当的必经之道。从双石铺出发,顺着河道向西走十几里路,经过了桥头庄、草店等村子后,就开始爬山。沿着石山上弯曲的山道奋力爬行,路两边满是茂密的狼牙刺、马杠子等矮枞木。等你绕过好几个山包,已是双腿战抖、满身大汗淋漓,这时,你就会看见前边老远的地方,有一个山峰被劈开了一道口子,山口旁有一棵古老的大树远远地在向你招手,那儿就是马岭关。攀上马岭关发现,山尖上被人劈开一道豁口,山上有一块平地,西边的悬崖边伸出一棵一人粗的皂角树,枝繁叶茂。站在山口,阵阵凉风习习吹来,吹去你爬山的燥热,老皂角树哗哗作响,好像在鼓掌欢迎你的到来……” 宝鸡学者杨曙明曾到陇县实地考察,他发现,沿汧陇道一线,关隘遗址特别多,除了人们熟悉的固关镇,还有建在陇山顶东坡的大震关、位于汧水之源的大宁关。清《陕西通志》描述其形势为:“左陇山而右汧水,面五峰而扼灵谷,为秦凤要害之地,昔始皇尝表此为秦之西门。”此外还有安戎关、咸宜关、白崖关、番须口等十多处关隘。“千阳县功之交的千阳岭,古时叫箭舌关,岭下设有安都寨,在千阳岭隧道打通前,这里也是个险峻之处,老宝鸡都知道的!” 蒋五宝说,不为人知的险峻关隘,还有陈仓区香泉镇西去的咽喉之地安夷关,据他考证,其屯兵之处是一个石崖洞;太白县青峰山黑虎洞,是箕谷上的一个重要出入口,那里有栈道遗存,也是险峻关隘。另外,冯家山水库附近陈仓、凤翔、千阳 三县区交界的黄梅山,也是千陇道上的咽喉要道。 有路就有关 丝绸之路重要节点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唐时,年轻的王勃曾在滕王阁内赋诗哀叹,其实,有关必有路,有路必有关,他乡遇故知,萍水相逢于关下,也是人生之幸事!何必悲叹? 宝鸡学者于世宏指出,宝鸡四通八达的道路兴盛于秦汉隋唐之际,因为古时,宝鸡地处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的交界地带,由于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各民族交融,是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几条干线交汇于此,所以古道比较多,道路多了,关口自然就多了。 “宝鸡有四条古道,与关隘的布局密不可分!”于世宏说。 一是汧陇道。商周时期,居于东方的秦人在被迫西迁中,开辟了汧邑至秦州(今甘肃省天水)的汧陇道。周秦时,汧陇道畅通。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从咸阳经汧县到陇西(今甘肃省临洮南)的驰道,汧陇道成为全国驰道网的一个组成部分。汉唐时期,战争频繁,汧陇道为兵家所重视、争据,也是丝绸之路的要道,常有外交使团、商旅往来。宋、元时期,此道一直是我国与中亚、欧洲联系的主要通道,亦是驿邮通往西部各地的必由之路。县境西北的回中道、县西的陇关道、咸宜道都是翻越陇山,沟通陇右的支道。 二是回中道。回中道秦代修筑,南起汧水河谷,经汧县,北出萧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东南),因道中有回中宫而得名,为关中平原与陇东高原间的交通要道。公元前 220年,秦始皇巡陇西(今甘肃省南部)、北地(今宁夏),出鸡头山(今甘肃省平凉崆峒山),过回中道,此路得到较好的修治。汉武帝元封四年(前 107年),回中道全线畅通,道中设有亭障,派有专人修治,道名随之昌扬于世。东汉建武八年( 32年),刘秀遣中郎将来歙领兵两千人,开山修路,从回中、番须口径袭略阳,击败隗嚣。唐贞观四年( 630年)十一月,太宗李世民西巡陇州,在鱼龙川(今火烧寨)打猎;十几年后,李世民再次越陇山,驻瓦亭(今秦安县东北),视察牧马,回中道进一步得到修治。 三是陇关道。陇关道为汧陇故道,由陇州通往甘肃省的中部。从今县城西经高堎、麻坊铺、神泉、曹家湾、固关,过关山,通往甘肃天水、陇西。西汉初,于此道上设陇关(大震关),故名陇关道。它既是丝绸之路的商旅行道,又是重要的军事通道。唐贞观元年,高僧玄奘去天竺取经,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联姻,均经此道。宋、元时期,陇关道仍为驿路。明代驿路改在萧关道上,陇关道阻。 四是咸宜道。咸宜道是汧陇道陇州境内西南支道。从今曹家湾起,沿咸宜河经流渠、三里营、咸宜关、长宁驿(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到清水、天水。《明史》载,明正统年间,因关山路阻,改从咸宜凿山开道,此后,咸宜道成为汧陇道又一条径通秦凤的通道。民国年间道衰人稀。 有战争就有关 军事战略攻防要地 老话讲:欲取天下,必取关中;欲取关中,先取宝鸡。从军事战略意义上看,宝鸡实乃打开关中局面的钥匙。 历朝历代发生在宝鸡的攻防大战,无不印证了宝鸡作为军事战略地的重要! “宝鸡的重要,实际上就是关口的重要。”蒋五宝指出。 比如大唐扼制吐蕃突厥的要隘——大震关,历史上曾经反复争夺。唐武德五年( 622年),突厥入侵原州,攻陷大震关。唐天宝十五年( 756年),大震关使郭英义在此斩安禄山使高嵩。唐广德元年( 763年),吐蕃入大震关,尽取河西、陇右之地。大历三年( 768年),凤翔节度使李抱真部将李晟率兵五千,出大震关,破吐蕃于临洮。 比如后唐军事要塞咸宜关。五代时期,蜀使王宗俦将兵伐岐,出故关,陈兵咸宜。南宋绍兴四年( 1134年),宋金战争中,宋将吴玠、吴璘收复秦(今甘肃省天水市)、陇(今陇县)、凤(今凤县)三州时,就以咸宜关为屯兵之地。 再比如蒙古入侵南宋的第一关马岭关。公元 1231年蒙古攻金,蒙古军虽得关中,但潼关有金重兵防守,难以出关灭金。时有凤翔人李昌国向蒙古大将托雷献计,出宝鸡入汉中,从陕南东向出武关,迂回攻击金国。托雷于是向南宋借道,宋朝拒绝,托雷率四万人经大散关攻入宋境,在凤州马岭关发生了蒙古入侵南宋的第一仗,结果宋军失守,托雷破凤州,围兴元,沿汉水出武关,抵达金国统治下的河南南阳境内,次年大败金军。 1234年,蒙古灭金,统一中国北方,宝鸡地区成为元朝统一中国的前哨。 蒋五宝总结说:“在国家动乱、分裂时期,宝鸡的位置往往处于几个政权的边界地带,比如三国时期的魏和蜀,五代时期的后唐和后蜀,南宋和金,由于两国交伐,战争频繁,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战争都发生在这几个时期,也造就了很多著名的关隘,像李茂贞兵败之处箭舌关,诸葛亮的发丧之地方才关等等;在国家统一时期,宝鸡由于处在农耕经济的西陲,临近西北游牧民族,宝鸡的各处险关又担负了防止、抵御游牧民族侵略的重任。像唐王朝防范吐蕃、回鹘、党项民族入侵的安夷关、安戎关、大震关等等。此外,还有一些因统治阶级平定内乱而著名的关口,比如岐山县城东的龙尾坡,凤翔陇右节度使郑畋在此打败了黄巢起义军。” “不妨设想一下,假如没有大散关、和尚原、方山原这些雄关雄岭保护,金兵攻进四川,南宋可能早早就亡了!假如托雷不绕道取凤州,宋、金、蒙古并存的局面还要维持下去。可以说,宝鸡的关隘得失,影响了国家的版图,某种意义上改变了历史进程!”蒋五宝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