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讯(记者 尹玮)昨日是全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长沙博物馆邀请市考古所副所长黄朴华作“发现长沙——长沙城市发展历史”主题讲座。 长沙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在同一地址建城延续时间最长的城市之一。但有关长沙古城的历史文献,特别是明清之前古城情况的记载并不详尽,《水经注》等史料中的只言片语又因各家解读不同而众说纷纭,考古发掘遂成为还原历史面貌的重要手段。自1997年在芙蓉广场发现唐代护城河遗址以来,20年间长沙考古工作者共发现了12处古城墙、护城河遗址,再加上大量的宫署、水井、墓葬等考古发现,虽然不足以完整复原整个长沙古城的真实历史,但已能基本厘清城市发展的演变规律。 黄朴华介绍,长沙城在历史长河中,功能地位不断变化。政治上,从春秋战国时的封邑、县邑,到西汉时的诸侯国都城,再到沿袭千年的郡、州、道、路、府、省治所;军事上,从楚人南扩的军事据点,逐渐演变为南方军事枢纽;经济上,从卑湿之地发展为长江以南的繁华都市;文化上,从蛮荒之地蜕变为屈贾之乡,再到影响全国的湖湘文化重镇。两千余年来,长沙城市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地位复杂多变,逐步奠定了湖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 此次讲座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他们虽然只能在长沙博物馆的“湘江北去·中流击水——长沙历史文化陈列”等展览中一瞥昔年长沙城的模型,但对保护家乡文化遗产的热情特别高,十分关心这些古城墙、护城河等考古发现的下落。谈到如何处理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黄朴华首先纠正了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不是所有的考古发现都有原址保护的价值,因为有的保存状况并不好。”但对于那些有重要意义的遗址,考古工作者也在积极主张原址保护,如长沙市青少年宫工地上发现的汉至唐代早期城址即已得到了保护。 对于听众不理解为何古城址总是被埋藏在地下,黄朴华解释说,过去城市建设没有渣土外运,都是就地平整,因此新的建设会将以前建设的痕迹埋在地下。一代又一代积累下来,多的地方都有五六米厚了。“而现在的城市建设,挖掘机一挖就是二三十米,直接挖到了没有人类活动的生土,很难再给后代留下过去城市建设的信息了。”黄朴华在讲座最后感叹到,“因此我们这一代考古工作者,要尽量采集地下遗迹文物信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