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近代史 >

汉语会话在日本:明治早期的选择(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江海学刊》2010年4期 曹雯 参加讨论

    《新校语言自迩集 散语之部》
    在明治35年(1902)11月刊行的《增订亚细亚语言集》的绪言中,广部精提到,当初他在执教兴亚会中国语学校期间,他所利用的教科书乃为自身改编的《亚细亚语言集》。不过根据《新校语言自迩集 散语之部》的绪言,笔者相信由金子弥兵卫所编纂的这部教科书,在广部精到任之前,必定是该校使用的首本中国语教科书。何况,如前述,《亚细亚语言集》的第一卷内容基本与该书重叠。因此,通过对《新校语言自迩集散语之部》的研究,足可观察该校学习北京官话的状况。以下即为对该教科书的整理与分析。
    首先,这是一部实用性极强的日常用语手册。《新校语言自迩集》编者将其确定为“散语之部”,可见学会记住基础用字用语是这部教科书的首要目的。而书内所载皆为编者日常起居生活中所日积月累的用字、用语,并且这些日常用字、语均自然出现于各个日常生活场景的对话里,易记易学。在《新校语言自迩集》里,编者将众多散语分为四十章。换句话说,编者通过四十个不同生活场景里的对话,为读者提供了大量日常用字、语。具体而言,每章均占据一页纸面,文字竖排,散语与对话以竖线分开;竖线右边为每章所列举的散语,仅一列,其数量或为24字,或为25个字,而每个散语的右侧均标有罗马字注音;竖线左边为每章所列举的场景对话,没有标记注音,占据了该页面的剩余部分,内容丰富。例如,“散语四十章之五”围绕学习话题展开,其散语部分,列出“抄、教、学、请、拿、字典、话、找、看、认、肯、告诉、记、问”(18)等25个字或用语,而这些用字、语将分别出现在竖线左边所排列的情景对话中。现抽取部分对话如下:
    找先生,请先生,请教。
    口音正,说话真。
    请先生教话,请先生拿字典找字。要找什么字?要找“瞧”字儿字。这个字见过没见过?见过了。你告诉我是那个字,我不记得那个字了。还有不记得的字么?那儿没有呢。记得的少,不记得的多。(19)
    在上述例文中,我们可以看出编者尽量列举了在学习中国语会话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对话,并将对话中所出现的日常用字、语挑拣出来列在一旁,标上注音,以方便使用者加强记忆。
    说其实用,是因为编者并没有以文法来贯串全书,甚至编者丝毫没有导入一丝的文法概念,只是依据自己生活起居中所需用到的字、语进行了一番编排。根据这样的编写原则,使用者似乎除了用暗记的手法将书中所排列的语句背诵外,再没有其他更好的学习方法了。不过这些背诵并不尽是枯燥,编者所精心准备的丰富话语场景,让那些枯燥的字、语活灵活现起来,令使用者可随时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尝试利用它们。而且,那些对话是如此尽显北京官话的特点,确实可成为在京外国人的出门交际助手。
    其二,该教科书所展现的汉字注音法说明日本人已经开始接受并吸收这种创自西方人的罗马字标注汉字的注音法。据说,因直音与反切等中国传统的汉字注音方法不适宜没有汉语基础的外国人学习汉字,所以那些早期来到中国的西洋人开始试图利用西方的罗马字母对汉字进行注音,明末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就创建了供西洋人用罗马字(拉丁字母)学习汉语的方法。清末,随着外国使节常驻首都北京的实现,越来越多的西洋人意识到,最具代表性、最适于传播的发音是北京官话。于是,他们开始按照北京官话发音标准创制注音方案。其中最有成就的当属英国驻华使馆秘书、后来更晋升为驻华公使的威妥玛。他通过自身的语言学习经历,最终创建了接近英文的罗马字汉语注音方案,并实践运用于自己所编纂的北京官话学习用书——《语言自迩集》,在外国人士中广为应用。而兴亚会中国语学校的首册北京官话教科书《新校语言自迩集 散语之部》正是利用、改编了威妥玛的《语言自迩集》。由此可见威妥玛在中国汉字注音近代化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
    然而,该教科书虽对《语言自迩集》进行了修改,但缘于日本人在学习北京官话方面也没有什么积累,所以对《语言自迩集》里的注音方案不太可能进行大量改动。笔者推测,《新校语言自迩集 散语之部》里的汉字注音基本保持了《语言自迩集》的原貌。由此,我们通过观察、分析《新校语言自迩集 散语之部》里的汉字注音状况,多少可以了解中国汉字注音在其近代化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下便是该教科书在注音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较目前中国使用的国际通用汉语拼音,声母设定少,造成发音含混的现象发生。比如“t”、“d”不分,“p”、“b”不分,“k”、“g”不分,即“t”“d”皆取“t”音,“p”“b”皆取“p”音,“k”“g”皆取“k”音。具体实例如下。“地”、“剃”的注音同为“ti”,“团”、“端”的注音同为“tuan”;“铺”、“不”的注音同为“pu”,“平”、“兵”的注音同为“ping”;“苦”、“古”的注音同为“ku”,“孔”、“公”的注音同为“kung”。又有,目前所通用声母中的“ch”、“zh”、“j”、“q”,均发“ch”音。具体实例如下。“纸”标记为“chih”,“吃”亦为“chih”;“中”标记为“chung”,“充”亦为“chung”;“教”标记为“chiao”,“桥”亦为“chiao”。而“价值”标记为“chia chih”,“轻重”则标记为“ching chung”。更有甚者,“请”、“井”均标记为“ching”。又有,“z”、“c”不分,均发“ts”音。具体实例如下。“最”为“tsui”,“彩”为“tsai”;“参”为“tsan”,“赞”亦为“tsan”;“尊”为“tsun”,“存”亦为“tsun”。又有,目前所使用的“r”音以“j”标记。例如,“热”为“je”,“绕”为“jao”,“扔”为“jeng”,“然”为“jan”,“软弱”为“juan jo”等等。又有,目前所使用的“x”音以“hs”标记。例如,“些”为“hsieh”,“下”为“hsia”,“先”为“hsien”,“雪”为“hsueh”,“姓”为“hsing”等等。其次,与现行的韵母相较,该教科书内所设定的韵母亦有标识不准确的现象存在。其中有,“o”、“e”、“uo”三音不分,往往以“O”音标记“e”、“uo”音。例如,“可”为“ko”,“和”为“ho”,“脱”为“to”,“多”为“to”,“桌”为“zho”,“骡”为“lo”。但也有标识准确的情况存在。例如,“我”为“wo”,“得”为“te”,“国”为“kuo”。这说明,编者知道“o”、“e”、“uo”三韵母的存在,只是不能准确区别使用。又有,以“ung”标记现用的“ong”音。例如,“东”为“tung”,“凶”为“hsiung”,“弄”为“nung”等。又有,以“ien”标记现用的“ian”音。例如,“千”为“chien”,“念”为“nien”,“脸”为“lien”等。另外,值得引起注意的一个现象就是,将目前韵母均标记为“ui”音的汉字区分为“ui”、“uei”两音。例如,“最”为“tsui”,“睡”为“shui”;而“柜”为“kuei”,“愧”为“kuei”等。这大概受了北京地方方音的影响。
    虽然存在以上种种问题,但该教科书内所记录的注音依然有值得称道的方面。比如,相对问题点中,大部分的注音比较准确;前后鼻音、卷舌非卷舌音的标注亦很准确;且四声的标记基本未发现问题。该教科书最初的编纂者威妥玛因是英国人,所以不可避免夹杂了稍许字母文字圈的注音习惯。比如,有些字的注音还特别标注了重音的位置。例如,“套”为“tào”,“混”为“hùn”,“茶”为“chà”。对会出现儿化音的汉字,在其注音后加“h”。例如,“些”为“hsieh”,“是”为“shih”,“纸”为“chih”,“雪”为“hsueh”等。(20)由此不难看出,在如何准确标记北京官话方面,编纂者真可谓用心良苦。这本书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范本,让我们观察到中国汉字注音近代化过程中的某个阶段。
    其三,该教科书的特点还在于它不但列举出普通的生活场面,尚由浅至深说及中国,尤其北方的风俗习惯、伦理观念,并进而论及中国的政治制度、官场行为,堪称一本初步了解中国社会状况的简易读物。比如,说及在中国的旅行:
    你走路爱坐车爱坐船?都是看地方儿。南边没有车,那都是看地方儿走,走长路的都是生(笔者按:坐)船。走河路都是小船儿,走海的船大。(21)
    遂言及中国山川的地理风貌:
    江河湖海是天下大水的总名儿。(略)那长江之流,打西到东。湖北来的船到江西去,一路都是顺流。到了江西,那儿的山水也可以。(22)
    最后由南方山水回转至京城:
    京城里没有河水,喝的都是井水。京城的买卖铺子,大半都是在大街上。胡同小巷都是住家儿的多。(23)
    上述描述可说是对中国的详细考察。在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中,虽然对缔约国开放了内地旅行权,但该旅行权受到严格控制,一般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仍然困难重重。换句话说,外国人对于中国内地的了解直到19世纪70年代,甚至80年代,依然非常有限。日本亦不例外。受条约限制,甲午战争前,日本人虽然有历次乔装为中国人,深入中国内地进行调查的经历,但因为缺乏帮助,更因为必须掩盖身份,其收效并不显著。刊行于明治时期的系列纪行多为甲午战争之后的出版物就是个很好的例证。学习中国话,是为了切身了解中国,而这本教科书首先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最初了解中国的途径。
    有意思的是,感受中西体制冲突的,起初是西方人,而非中国人,所以中国政治体制、官场行为乃至地方行政成为西方人时刻注意观察的对象,在该教科书中就储存了不少这方面的信息。例如,关于中国政治制度的理解:
    君上,是百官万民的主子。家主儿是底下人的主子。官民就是官长下民,下民也叫百姓。(略)管民的是文官,带兵的是武官。官兵的额数有一定的。(24)
    又有中国农本思想的体现:
    国家定的律例,是治理百姓的,不是出于暴虐。中国的道理,不教而杀谓之虐。耕耨是小民的本分,夏天人人儿都耕田。(略)天下治乱,总在于官。(25)
    又有中国人对于皇家、官府的理解:
    皇上、朝廷,都说的是主子家。朝廷随地酌情建立地方官,为临民的官。(略)有事情民人出了力,地方官赏给银钱,那就是鼓舞的意思。(略)赦罪,是人犯了罪,皇上随事的情的宽免了他,那就是皇上的恩典。受恩赦罪之后,再有为匪的,那实在难免死罪。(26)
    又有政府处理政事的基本原则:
    官事不论大小,都叫差使。本任的官,或是公出,或是撤任,有官来替他办事,那就是署他的任。(略)文书上所论的是官事,家信论的是私事,从下往上报告事件,当用禀帖,用文书的体式不同,(略)平行的官来往用照会。(27)
    由此我们发觉,教科书的原编纂者威妥玛,其北京官话教师应来自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有普通市民,有衙门书吏或差役,有私塾先生,更有政府官员,书内所包含的信息的确是威妥玛通过切身体验而长期积累下来的产物,既方便使用者学习北京官话,又帮助使用者学习如何与中国人交往。该书在外国人士中广有影响,确实有其道理。
    即如日本,身为中国邻国,原本自应有一套学习中国官话的途径。但由于江户时期所推行的锁国政策,导致日本上流人士虽识汉文,却不懂、不说汉话,会说中国话的人几乎仅局限于居住在南方港口城市长崎的中国人后裔——唐通事。至开国后,随着中日人员互访的增加,日本从上至下对于中国语人才的需求日趋迫切,学习中国语的风气蔚然成势,遂有人感叹“余曾学清语,常以国字不合汉音为憾”(28)。而在提倡学习中国语会话,尤其北京官话的社会背景下,对于北京官话教科书的迫切需求,使得在华外国人间流行的一本北京官话教科书成为日本人争相重新编纂的对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