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浩博士专著《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即将出版。该书是作者从2011~2015年对云冈石窟进行了多次现场调查、系统考察了石窟外部的山体崖面(宏观)、斩山遗迹(中观)、石窟内部空间层次、壁面龛像的打破避让关系(微观)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各类工程遗迹的空间关系,探讨了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及其背后的规划设计思想。 本书主要观点有:一是云冈石窟直面交通干道,功能相对单一,石窟的开凿主要目的为礼拜祈福、宣传教化、彰显功德服务,供僧众生活和修行的场所则安排在五州山顶。二是云冈石窟所在武州山南麓地区由于河水侵蚀形成自然断崖,云冈石窟的开凿利用了这一自然条件,大型洞窟开凿有大规模的斩山工程,而中小型洞窟多借用阶地后缘自然断崖修整开凿。三是云冈一期至二期,石窟空间形式由像窟向室窟转变,开凿工程也渐渐由分层施工过渡到统一施工,对工程的控制力度逐渐加强,进而影响到洞窟空间、形式的历时变化。 本书另附有《实验考古——模拟开龛过程》、《云冈石窟窟檐建筑》两篇文章,前者通过对古代开龛过程的模拟去体会古代工匠可能面对的实际问题,以此反观他们的营造活动,提醒我们注意造像身上的施工痕迹;后者则对云冈窟檐建筑的营建背景、营建时代、营建范围进行了探讨。 本书是2016年度“考古新视野·青年学人出版计划”系列图书,今年另有《中古中国佛教舍利供养研究》(于薇著)、《唐与回鹘时期龟兹石窟壁画研究》(刘韬著)、《仰韶时代彩图的考古学研究》(朱雪菲著)三书陆续出版。 “考古新视野”丛书起步于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博士论文著作的出版,因为其学术性强,角度新颖,在学界反响较好,学人纷纷要求将自己的著作纳入此系列出版,致其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十余年间已经出版图书28种,以考古研究为中心,内容涉及人类学、出土文献、壁画、佛教等宗教文化、器物文化、遗址和古建筑、音乐饮食和美学等,其中有的书在相关行业具有积极影响,如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2016年已经增订再版)。作者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学科研单位,并有外籍作者。 考古学的发展离不开无数考古学者的努力与付出,考古学的发展与青年学者的成长息息相关,青年学者的未来也许就是考古学的未来。我社在2016年重新启动“考古新视野·青年学人出版计划”项目,规范该项目的出版程序,更好的服务于青年学人的成长与考古学的发展。“考古新视野·青年学人出版计划“”一年征稿一次,一次会有2~5本纳入该年的出版计划。 2017年“考古新视野·青年学人出版计划”征稿启示将于近期发布,希望考古文博界各位同仁持续关注和积极支持,我们愿与您一同为考古学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