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持续激化之际,刚刚在西点军校演讲中提出“依靠盟友,减少单边军事行动,但依然要当全球领导者”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开始践行自己的“奥巴马主义”。 奥巴马3日抵达欧洲开启为期4天的访问,执行一项美国熟悉的“使命”:让盟友相信,美国没有忘记确保它们安全的职责。事实上,随着欧洲、中东和亚洲领导人质疑奥巴马在全球承诺的可靠性,海外“安抚”之旅已经成为奥巴马第二个任期内的常态。 在首站波兰,奥巴马在波兰会见了包括乌克兰新当选总统波罗申科在内的数十位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并高调宣布美国将增强在欧洲的军事存在。奥巴马说,美国将在该地区换防更多的美军部队,他还呼吁国会提供10亿美元以支持这一计划。这笔资金将用于增加军演和训练任务,以及在欧洲大陆换防空中和地面部队。 “认为这一动议具有军事版‘马歇尔计划’的内涵并不过分。”同济大学中东欧研究所副教授宋黎磊昨天对东方早报表示。 “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由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得名。这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却是在为美苏冷战背景下的政治目的服务的,实质上是通过经济援助来控制西欧。 今天,奥巴马将在比利时出席七国集团峰会,明天还将在法国参加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等。 对中东欧表姿态 东方早报:奥巴马此时访欧希望达到什么目的? 宋黎磊:奥巴马希望借此显示自己的外交魄力和行动力。面对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若在外交、特别是在克里米亚问题上没有好的表现,他无法在11月份对美国国内做出交代。 但是,奥巴马的行为更像政治作秀。普京并不怕美国,奥巴马对俄罗斯空喊施压并不会起到良性作用,但他还是要在姿态上表现出对中东欧的关心,会为其提供保护,对此做出承诺。 东方早报:如何看待奥巴马提出的“欧洲恢复信心动议”,即提供10亿美元的基金帮助提高欧洲的军事力量? 宋黎磊:认为这一动议具有军事版‘马歇尔计划’的内涵并不过分。 东方早报:如何看待动议涵盖了包括乌克兰、格鲁吉亚在内的非北约国家? 宋黎磊:格鲁吉亚在2008年前与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俄格战争后,格鲁吉亚转向美国,寻求北约庇护,也在申请加入北约。而在当前局势下,乌克兰肯定会积极加入北约。格乌两国都是亲西方的国家。 美国一方面可以为欧盟打气,在欧盟一体化受阻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表示支持。另一方面可以牵制俄罗斯。 西欧并不愿触怒俄罗斯 东方早报:奥巴马欧洲行参加G7领导人峰会,呼吁抵制俄罗斯,欧洲国家对经济制裁俄罗斯持什么态度? 宋黎磊:同样,中东欧国家会在这一问题上更加积极。这些国家内部本身有很多少数民族,也很害怕乌克兰的分裂事情在自己家领土上上演。此次乌克兰危机勾起了中东欧国家对旧时期的回忆,同时害怕勾起俄罗斯的胃口,因此这些国家在经济制裁上会和美国较为一致。 东方早报:19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的军事部署,提出了“重返亚太”的战略,您认为美国是否会因为乌克兰危机调整其战略中心? 宋黎磊:重返亚太仍是美国当前的第一战略。从此次香格里拉对话中便能看出美国对中国的关注程度远大于俄罗斯。 挤压俄罗斯并不符合美国当前的战略。对俄罗斯的过度挤压,会刺激中俄关系更加紧密。 目前,美国在打压俄罗斯的态度上更多的是一种“政治作秀”,起到安抚盟国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