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外国政要看中国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求是》2014/19 郑熙文 参加讨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对中国的认知更趋全面、客观、积极、深入;其中,各国政要对中国的看法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也具有广泛和长远影响。
    高度评价中国梦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向共同目标奋勇迈进的干劲与豪情,同时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并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各国政要的积极回应。
    各国政要普遍认为,中国梦指明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伟大国家必定有伟大梦想”,中国梦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愿景和全新概念”,意味着人民共享繁荣,不仅是吸引人心的口号,更是由中国普通人以各自生活去诠释的梦想;中国梦唤起了中国民众的巨大热情,给他们增添了更多活力,给国家增添更强劲的内生动力,将“把中国带到新的发展阶段”,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不少国家的政要不约而同将中国梦与本国发展目标相联系,认为本国有着和中国梦相似的梦想,都要寻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可谓“不谋而合”、“异国同梦”。韩国总统朴槿惠说,中国梦和韩国梦“相连相通”。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要与中国共同努力实现一个共赢的“法中梦”。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表示,中国梦和美国梦的“终极状态是一致的”,都追求“一个更加和平、繁荣和合作的世界”。
    各国政要还认为,中国梦的提出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事件”,中国梦“不是排他的”,既努力实现自身发展,又助力其他国家进步,将带动各区域和全球的进步,“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中国梦“对联合国以及整个国际社会均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强调,中国梦和亚洲的发展“息息相关”。肯尼亚、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领导人表示,中国梦与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密切相连,双方要通过中国梦和非洲梦去争取更大成就。拉美一些国家领导人表示,从中国梦中看到了拉美地区的身影,中国梦是拉美梦的重要助力。英国华裔议员韦鸣恩撰文指出,“全世界对中国梦翘首以待”,未来世界各国人民将会因中国梦而走到一起,希望中国梦能够传播到世界,为各国人民“创造更具可持续性意义的梦想与希冀”。
    盛赞中国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外国政要惊叹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改变了中国和“世界的面貌”。他们表示,中国从积贫积弱的穷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使两个世纪前的工业革命“相形见绌”,并“比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在这么短时间中取得的成就都要大”。中国的成功“具有划时代意义”。西班牙前驻华大使欧亨尼奥认为,中国改革开放“是过去一千年发生的屈指可数的历史进程之一,其意义与欧洲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和美国的崛起相当,而且正在改变全球地缘经济和地缘战略秩序”。
    不论是发展中国家政要还是发达国家政要,都认为中国快速发展“有利于世界繁荣”。美国总统奥巴马明确表示,美国欢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继续和平发展,“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对美国、对世界都有利”。英国首相卡梅伦强调,英国将中国的崛起看作是“巨大的”、“非常好”的机遇,这机遇属于中国,也“属于英国乃至全世界”。葡萄牙总统席尔瓦、爱尔兰副总理吉尔摩等表示,中国经济增长对带动全球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受益。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指出,世界现在越来越依赖中国,因为中国“是需求和投资的重要源头”,“国际社会也更加依赖中国来维护稳定,以及经济和货币秩序”。
    各国更加重视加强同中国的合作,希望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实现互利共赢。有关国家高度关注并希望积极参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领导人表示,“高度赞赏并完全支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这一倡议“富有创意”、“充满智慧”,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深化地区各国的合作与友谊,要将本国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构想相结合,创造出更大效益。
    充分肯定中国在探索符合自身国情发展道路上的成功经验和制度优势
    中国的发展成就凸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外国政要纷纷表示愿意学习借鉴中国的做法和经验。缅甸、斯里兰卡、刚果(布)、埃塞俄比亚等国领导人向中国领导人表示,中国的发展模式“很典型、很有特点”,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展现出榜样的力量,“非常愿意向中国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经验”。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说,中国是21世纪崛起的和平发展大国,委内瑞拉在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的“典范”。南非总统祖马表示,南非视中国的成功为希望和灵感的源泉,将努力学习和借鉴中国成功发展经验。
    一些国家领导人指出,中国能够顶住外界压力,坚持走自己的路,像一艘巨大的“破冰船”坚定不移沿着既定航线航行,令人钦佩。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表示,“中国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实现国家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而且这个政府必须以发展为导向”。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参议长史密斯认为,中国没有复制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而是采取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因此“能灵活应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挑战”。还有一些政要强调,中国尽管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但从不充当“教师爷”,不会居高临下地教训他国,这是中国独有的魅力和优势。
    一些发达国家在对深陷国际金融危机进行反思时,也逐渐认识到中国经验的难能可贵,坦承中国政治体制“有很多优点”,特别是能够把未来十年、二十年的长期目标和短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确保实现长期目标。多国政要表示,中国能够很快就解决某个问题达成共识,方针政策一旦确定下来就可以得到有效执行,而反观西方国家,其政治体制经常陷入瘫痪,很难在改革问题上达成广泛共识。比利时首相迪吕波表示,中国制定的“十二五”规划更加重视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努力将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这一发展方式堪称典范”。以色列前总统佩雷斯指出,中国经验具有很高价值,中国应更好地阐释成功之道,为更多国家和地区人民提供借鉴。德国领导人表示,不能套用德国的标准来看中国,德中政治体制虽然不同,但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意大利总理伦齐表示,希望在为摆脱债务危机而进行的改革进程中,“借鉴中国规划和落实改革的成功经验”。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表示,希望在推进澳自身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借鉴中国经验,以帮助澳成为中国更好的经贸合作伙伴。
    赞赏和钦佩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吹响了改革开放新的进军号。各国政要对此高度关注并给予积极评价,表示赞赏中国政府坚定致力于全面深化改革,相信中国的投资环境会越来越好,为各国发展提供更多机遇。新加坡政要表示,中国已决心致力于进行“严肃的结构改革”,“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世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依赖一个国家的成功转型”;在看到中国领导层的“能力和决心”后,可以乐观地认为“中国将克服巨大的挑战并实现转变”。
    外国政要还赞赏中国领导人坚持改革的勇气、决心和智慧。美国前财长盖特纳指出,“中国现在推动的改革涵盖范围之广令人印象深刻”,“这些挑战相当艰巨,但中国有相当的灵活性和充足的资源应对。比如,中国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应对挑战的长远规划,还有许多令其他国家非常羡慕的优势”。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说,中国领导人的“忧患意识和睿智”令人印象深刻,不能低估中国人的“团结精神和效能意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强调,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新的改革蓝图,最主要的特点是顶层设计,是从中国实际、从执政党的理念和未来发展需要出发,作出一整套新的制度设计,难度非常大,但是具有世界意义”,“世界上没有其他执政党敢于做这种设计,相信中国的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
    期待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要作用
    各国政要普遍认为,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拥有“世界级”能力,没有中国的参与和强有力的支持,世界难以成功应对诸多挑战,任何全球问题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葡萄牙总统席尔瓦指出,“随着经济实力增强,中国将在国际舞台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在维护世界和平、解决非洲和乌克兰等地区冲突中发挥积极作用”。波兰前总理奥莱克西表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的声音非常重要,所有人都希望中国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各国政要更加关注对华关系,越来越把对华关系作为本国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美中关系能够塑造21世纪”,美中关系已经成为当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愿共同推动美中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中关系将是世界政治中的重要因素,并将对现代国际关系构建产生巨大影响”。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称,“加强欧中合作,不仅对双方,而且对欧亚合作、对世界都很重要”。德国总理默克尔强调,德中关系将“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印度前总理辛格表示,亚洲任何一组双边关系都无法与印中关系的规模、范围和悠久历史相比,印中共同繁荣进步,“对亚洲振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单位:外交部政策规划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