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如何面对安倍长期执政?(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国际网 刘华 参加讨论

    如何面对长期化的安倍政权?
    对中国而言,首先要厘清几个问题:今后几年,在国内大力推进改革,重点解决一些经济社会难点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何种周边关系?中日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居于何种地位?我们对于中日关系的期待和目标是什么?
    关于这一问题,不同的读者也许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在考虑了上述问题之后,才可以接着思考如何面对安倍政权。
    笔者认为,面对安倍政权长期化、日本面临诸多国内问题、日本对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中日关系仍很脆弱,以及今后几年可能是中国改革发展“攻坚期”等背景下,面对安倍政权,中国也许可以做以下几件事:
    一,做好外交战长期化的准备,这主要是指“入常”问题、涉海问题和“历史”问题。不排除出现日方进一步扶持其它国家“对冲”中国的可能性。
    二,做好国际经贸战长期化的准备,特别是在市场、资源等要素方面,中日之间的争夺可能会更为激烈,重点领域可能是在东南亚、中东部分地区和非洲部分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这才是中日两国竞争的核心。
    三,做好东海、岛争等热点问题的危机管控和预案准备。在这些方面,在中日之间建立危机管理机制确实是有必要的。同时,也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危机管控上,还是要有不测事态的准备。
    四,从长远计,夯实对日关系基础。例如,在经贸、投资、旅游、文化、社会交往等方面,完全可以放手工作,不要让这些工作受到短期政治波动的影响。在这些方面,我们必须把眼光放在10年、20年以后,放在“后安倍”时期,而不是眼前的几年。过去几年里,有些长期积累的工作,因为短期的波动而受到影响,实在很让人惋惜。
    五,要重视培养“人”。这里一方面是中国对日打交道的人才,另一方面是要在日本社会培养更多了解中国的人。培养人的时间,也都是以“5年”、“10年”计算的。
    在此方面,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领导人,其实有过很成功的实践。毛泽东生前最后要看的文件,是关于三木武夫内阁的;而周总理更是对自民党内情况了如指掌,甚至能够预测之后多年日本政坛的人事变动。他们在身边培养了一批对日工作的专业人士,在日本国内则有一批极有影响力的故交熟识,这是当时中国对日工作较为成功的重要基础。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最核心的领域其实是国家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拼得是经济社会的“后劲儿”。最近这些年来,中日两国在综合国力对比上的“此消彼长”,并不是因为战争和军事冲突,而是因为两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各自表现。
    安倍可能还会给中国带来麻烦,但中国完全能Hold住这些麻烦。而解决这些麻烦的过程,也正是我们逐步形成新的中日关系局面的过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