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中国史 > 专门史 >

近现代中国岩画研究概况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报》 第 朱利峰 参加讨论

研究历程
    
虽然《韩非子》和《水经注》中早有岩画的记载,但是中国的岩画研究是20世纪初才开始的。概括起来,近现代中国的岩画研究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70年代末。1915年,黄仲琴对福建华安汰溪仙字潭岩刻的调查与其发表的“汰溪古文”,成为近现代中国岩画研究的开端。此后,一些中外学者分别在新疆、内蒙古、云南等地发现岩画并发布调查报告。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伴随着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开展,内蒙古、宁夏、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地区岩画被发现,在考古学界掀起了调查与研究热潮。然而中国岩画大发现并未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注意,1983年美国《考古学》杂志发布的“世界岩画分布图”上,中国还是一片空白。第三阶段:1995—2007年,中国岩画的研究进入低潮。这期间大规模发现减少,研究者热情减退,岩画成为鲜有人问津的边缘学科。第四阶段:2008年至今,中国岩画的调查与研究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期。最重要的是,百年来一直认为无岩画的中原地区发现数量庞大的凹穴岩画群,修正了只有少数民族地区才有岩画的传统说法,改写了中国岩画分布格局。
    调查与研究
    
中国境内的岩画遗迹记录了远古族群狩猎、祭祀、征战等方面的生产、生活场景,与民族文化的发展演变息息相关,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民族特征的形成及世界文明的传播交流都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21世纪以来,岩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学者更多地运用了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艺术学、宗教学、神话学、符号学、统计学等跨学科的综合视角。考古学方法中,有运用考古类型学对岩画进行分区、分类型的研究,也有通过年代学的技术手段进行岩画的断代分期;民族学角度的研究借助考古学的调查成果,运用综合学科领域的知识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原始艺术、生计方式、社会形态与宗教信仰等问题的研究;民间爱好者有的专注于岩画的发现和刻绘方法研究,有的推测岩画图形的含义并进行解读。理论上的探索大体集中在“原始思维模式”、“泛萨满理论”、“图像语言与符号的象征体系”等方面。新世纪的岩画再发现之际,围绕艺术风格、题材内容、年代分期、文化含义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仍是多数人的兴趣所在。岩画年代难以准确界定,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岩画的深入研究。因此,有效解决岩画断代的问题,是中国岩画研究领域面临的最重要课题。
    保护与开发
    
目前,中国发现的岩画线索越来越多,保护问题越来越紧迫。岩画保护措施通常有三种。一是调查记录,用文字描述和影像采集的方法获取详细资料;二是原地保护,为避免生态环境变化、现代工程建设以及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坏,采用加固、防护、警示、遥控监测等方式就地保护,有条件的岩画点建立现址博物馆;三是搬迁保护,如城市化开发侵占岩画点,不能原地保护的就实施搬迁保护。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广西花山岩画的保护工作开展较早,已经初见成效。内蒙古阴河流域,云南金沙江流域,贵州、四川的长江流域因为修建水库或发电站,都对库区的岩画采取了异地安置的搬迁保护。
    中国各处岩画点的文化生态环境,是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沉淀而积累起来的生活、风俗、观念、信仰、技艺、艺术等各方面的总和,是世代传承的生活文化样式的直接描绘。岩画的开发应体现对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文关怀,各族先民创造的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多重特性。在地方岩画资源开发过程中,不仅要迎合当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还要通过多学科并举的理论研究与岩画知识的推广普及,唤起地方民众的保护意识,才能使中国丰富的岩画遗产在当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有效的开发。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

责任编辑:李秀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