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思想哲学采用聚合发散的通达思维来贯通本质与现象,即所谓“因事而寓教”,“下学而上达”,因此在认识、表达方式等方面具有非理论框架的特征。生命哲学是全部儒学内容的核心,儒家政治学、伦理学是生命完善的保证。儒家对生命的研究从生命的本质———心性开始,《大学》之“明德”,或《中庸》所谓“天命之性”,是儒家生命之学的理论基石。在生命意义世界观方面,海德格尔认为世界本无意义,意义是人类赋予自然的,儒家则认为世界本身富有意义,人类需要向自然的精神法则学习。海德格尔对人生存状态的分析基于“常人”的状态,而儒家思想则偏重于“圣人之学”。在生命的出路上,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存在论偏于从思想到思想,主张通过收回—补做—选择而超越常人状态回归本真;儒家的成圣之学则源于生命的实践,其对生命进步的阐述更加真实,因而是一条能够引导人类走出迷惘、沉沦和癫狂困境的切实的大道。 【关键词】儒家思想;海德格尔;生命哲学;“常人之学”;“圣人之学” 【作者简介】张文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全文请参阅附件。 生存的困境与出路:海德格尔与儒家思想的比较研究.pdf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