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姓埋名求活路 岑巩县注溪镇田氏土司后裔居住的衙院,地处湘黔两省交界处,是进入云贵川三省的门户通道。居住在这一特殊地理位置的思州田氏土司后裔,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屯堡文化现象。 如今注溪镇衙院,是一个典型的依山傍水的土家族自然村寨。从寨民们居住的建筑结构、穿着服饰、语言交流等,很少能找到与土家族相匹配的相关信息。他们的建筑,几乎都是徽派造型的砖木结构四合院;他们的穿着服饰,也都是大家熟悉的汉服而不是土家族服装;他们交流的语言,都是通俗易懂的岑巩方言,接近普通话。 从思州田氏土司的兴亡史,大家不难判断他们应该是汉族血统。可是,思州田氏土司后裔为什么要将族别改为土家族呢? 永乐十一年(1413),以思州辖地为轴心建立起贵州行省,奏响了改土归流的时代序曲。思州区域实行土流并治,因此田氏土司后裔在明朝廷血腥的镇压下,四处逃亡,或者干脆按照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改汉族血统为少数民族的土家族,隐姓埋名地生存下来。 此后,思州治地不再是省级行政管理区域中心,降格为地厅级别的思州府,直到民国元年才改为岑巩县。所以说岑巩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其实就是千年思州传承下来的土司文化。 田氏土司后裔家族的衙院,从建筑风格上看,是一座屯堡。现在仅存一座完整的砖木结构四合院,是大四合院里套两座木质结构的小四合院。这座几百年前修建的砖木结构四合院,外墙顶端有彩绘,长条石铺筑天井,内楼四角凌空翘起,雕梁画栋。但与传统的以防御为主要功能的屯堡建筑不同的是,这里家家户户的院内都栽种着花草。有的院落绿树浓阴,花木繁茂,似乎更多的是为了装饰。 在这里,至今还能见到清朝的官帽盒;一座雕刻有七条龙的神龛上,从清初至民国初年家族精英先辈的牌位一字排开。这几件象征田氏土司覆灭后重振荣光的物件,像传家宝一样珍贵,分别收藏于几户人家,躲过了多次历史劫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