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反抗帝国主义的另一条道路——论蒋廷黻的琦善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蔡乐苏/尹媛萍

【英文标题】Another Road to Anti-Imperialism: On the Jiang Ting-fu’s Kishen Studies
    【作者简介】蔡乐苏,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4);尹媛萍,清华大学历史系。(北京 100084)
    【内容提要】 蒋廷黻的琦善研究以中外档案为依据,填补了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的空白,并且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新标准。他对琦善的一些论断即便在今天的研究水平下也是不能被推翻的。时人对他做翻案文章的理解与他的真实意图存在着差距。他的目的在于为中国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找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即运用外交手段求得和平,以现代化的方法来与帝国主义相抗衡。
    Jiang Ting -fu made his Kishen studies on the bas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files. His works filled the blanks and became a new standard in the 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 diplomatic history. Even for now, some of his ideas can not be overturnd. But at that time, people thought he tried to say good words for a bad and scared of England man which actually was not Jiang Ting -fu′ real purpose. He tried to find a feasible road to anti-imperialism. Here is his road that use diplomatic means to get a peaceful environment and then modernize China.
    【日    期】2008-10-03
    【关 键 词】琦善/鸦片战争/反抗帝国主义/中国近代外交史Kishen/Opium War/anti-imperialism/modern Chinese diplomatic history


        在鸦片战争史研究中,琦善的地位远逊于林则徐。头一次以琦善为主角并且还为他说了一些好话的,当推1931年蒋廷黻发表在《清华学报》上的《琦善与鸦片战争》一文了。对此当时既有人吹捧,也有人批评。①1980年以来,这种褒贬不一的情形又再度出现。实则蒋廷黻后来还在一些文章中继续讨论过这个问题,下面就先总结一下他的基本观点。
        一蒋廷黻关于琦善的基本观点
        蒋廷黻主要从军事及外交两个方面入手研究琦善在鸦片战争中的言行及功过。军事上主要有三个问题:首先,琦善应负撤防的主要责任吗?其次,琦善到底有没有开门揖盗?最后,琦善有没有拒绝增兵、陷害忠良?他认为,琦善未主持交涉之前,道光帝即已制定并下达了撤防的命令,因此“道光二十年秋冬之间,撤防诚有其事,并且是沿海七省共有的,但撤防的责任不能归诸琦善,更不能归诸他一人”。其二,说琦善开门揖盗有失偏颇。谈判破裂以前,“琦善不但不愿散漫军心,且思‘激励士气’;不仅未撤防具,且派员前往虎门‘妥为密防’”。谈判渐趋破裂以后,琦善一方面仍不放弃谈判,一方面又不得不加强军备。在两种矛盾的策略下,广东的防务呈现出偏重于虎门以内的局面,并且一直秘密从事,结果于国内国外均不得谅解,终致开战。从大角、沙角之战与虎门之战的战况来看,中方“失败的理由不在撤防,因为炮台上的兵实在多,炮位亦甚多,而在兵士缺乏训练及炮的制造与安置不合法。失败之速则由于关天培忽略了下横档”。“中国的策略只图以台攻船,而二月六日英人实先以台攻台。”“战争的失败,琦善或须负一部分的责任,但是说他战前不预备,战中节节后退,不但与事实相反,且与人情相反。”总起来说,琦善在军事上的表现“无可称赞,亦无可责备”,失败的根源还是在于当时战斗力“远不及英国”。不过蒋廷黻也承认,虽然客观上琦善没有撤防,没有陷害忠良,但在他的主观看法上,对于战争是十分悲观的。
        蒋廷黻对琦善的外交是基本给予肯定的,认为“他的外交有时人的通病,也有他的独到处”。一是尊重英国人;二是基于中英实力的悬殊而坚持以交涉的方式来结束冲突,堪称“中国第一任外交总长”;三是当谈判破裂后,签订了一个实际上令英国政府极为不满的《穿鼻草约》,与后来的《南京条约》相比,这是“琦善外交上的大胜利”。②
        在后来的《中国近代史》中,蒋廷黻进一步以“抚夷派”来指称琦善一类主和的官员,而以林则徐为“剿夷派”的代表。
        二蒋廷黻在琦善与鸦片战争研究上的贡献
        从1923年留美归国任教于南开大学伊始,蒋廷黻就立志从事中国近代外交史的研究。③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的奠基性地位毋庸置疑,但鉴于外交史的特殊性质,蒋廷黻认为,没有中国史料的中国近代外交史是很难做到公平与真实的④,因此,他一直致力于搜集中国方面的史料。故宫档案的开放使他如获至宝,往返于京、津两地加以阅读和抄写;1931年任教于清华后,更主持购买这些档案,并将范围扩大到坊间各种私人信件与档案,为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的中国化和科学化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与热忱。
        蒋廷黻认为,在这些档案中,《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无疑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外交史最有力的史料支持。原因有四:第一,相较于之前中外已知的史料(包括已出版与未出版的),《始末》从史料的可信度而言,是好于“次料”的“原料”,即原始材料而非道听途说;第二,就中国近代外交的特点来看,甲午以前的中国外交尚有一定的自主权,因此中方的资料能带来学术上的新贡献;第三,《始末》不仅系统,而且所披露的谕令的数量远远超过此前同类书籍,如《东华录》、《圣训》等,也就是说,提供了大量新史料;第四,《始末》是官方文件,因此有些在私人文集中被抹去的奏稿,在《始末》中却全文保留了下来。⑤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批档案、没有《筹办夷务始末》的发现,蒋廷黻要进行琦善研究是不太可能的。马士书中对琦善的言行的叙述只有只言片语,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更谈不到有什么史料了。而国内对琦善的评价又一边倒:妥协、投降、开门揖盗。相比于国内外对林则徐的巨大兴趣而言,琦善与鸦片战争的这段历史十分单薄。利用故宫档案,蒋廷黻首次填补了这个空白,并激起了后世学者对其研究的兴趣。
        其次,他十分注意中英文件往来中的翻译误差。对比了英国在大沽递交的巴麦尊致中国宰相的照会的中英文版本后,他认为,英国的文件书写固然有一定的问题⑥,但中文译文还是与英文原文有差距,如将英国的动机译成了“求讨皇帝昭雪伸冤”⑦。尽管蒋廷黻没有明确提出或承认鸦片战争就是一场文化战争,但他的确认为文化的不同导致了沟通中的障碍。⑧在有些学者那里,这种误差因为怕沾染上“文化战争论”的色彩,而故意被抹去了或扭曲了发生的具体原因及过程;有些仅仅只提到其结果,还有一些不仅不提,并且一直沿用林则徐时代以来广为流传并成为定论的说法,即这是琦善故意陷害林则徐。
        第三,破除神化林则徐、丑化琦善的书写传统。蒋廷黻之前,国内说林则徐好话的多,说坏话的少。即便说了林则徐的坏话,也不会因此就说琦善的好话。⑨而蒋廷黻的琦善研究不仅是说了琦善的好话,还同时说了些林则徐的坏话,用茅海建的说法就是“扬琦抑林”⑩,拿今天的鸦片战争的研究成果来看,在破除林则徐的神话与重新研究琦善的罪名这一点上,蒋廷黻的成就并不算突出,但却开风气之先,真正做到了他所追求的“历史化中国外交史、学术化中国外交史”(11)。
        第四,建立了新的外交史研究和书写的标准。李恩涵认为,“这篇文字的篇幅虽然不长,但却有断、有论、有史实的考证,也有是非的评定,而且时而从当事人设身处地的境况来论述,时而从传统的或西方的国际关系的形态上来分析,我们固然不必同意他所做的一些论断,但它确为中国外交史的研究,开辟一新途径,也建立了研究与写作中国外交史的新标准”(12)。但蒋廷黻所建立的标准还可以更具体一些。比如说,研究中国外交史是不是可以把已有的史料拿来就用?《琦善与鸦片战争》中首先鉴别了时人议论的真伪。对战况的考察也注意中外对比,从而揭示出鸦片战争史中急需重新认识的一个新领域。这种交叉对比、多档案、多视角的方法今天看来已是史学研究的基本准则,在当时的中国用于鸦片战争的研究却是前所未有的。
        三对蒋廷黻的反驳及蒋的反应
        《琦善与鸦片战争》一文在当时及后来都受到一定的批评,然针对史实的批评少(13),针对史论、史观的批评多。
        其一,琦善配不上“远超时人的外交家”这个头衔。无论是支持蒋廷黻的还是反对蒋廷黻的人,基本上都持此论。反对的意见通常认为林则徐之努力了解西方情形,实堪“时人”的先进代表,而仅靠几个低级官员的情报的琦善无论如何也不能“远超”之。其实蒋廷黻本来就没有完全否认林则徐的这一点,他所否认的是持此论者所引申的一个观点,同样也是一定时期内林则徐及相信林则徐的人的观点:既然林则徐对西方的见识已经堪称中国第一,那么只要他继续主政中国就有可能不败。因此他说:“林文忠公在中国近代史上,固有其地位,然其所以为伟人者,不在此。”(14)后来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加大了对林则徐学习洋务、主张洋务的论述,但依然不放弃他最初的最重要的论断,即:林则徐的错误在于不敢说真话,即便是在被革职后,依然不敢让其他人知道自己心中对中外军事胜负已定的判断。蒋廷黻认为,林则徐尽管已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能培育出的最好的官僚,但却败在惧怕清议的指摘、为自己的名誉地位而不惜牺牲国家前途这一点上。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尽管不再用“远超时人”来评价琦善的外交观念,但却沿用了“知己知彼”的说法,并且用较为温和简短的语言来表明他对琦善的肯定与同情:他“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而且公开地宣传了”,但是“士大夫阶级不信他们”(15)。由此看来,蒋廷黻只是放弃了要人们相信琦善有强过林则徐的地方,但并没有放弃他对琦善的肯定。至于他说琦善之“不足责”,说的是他“无自信,对民族亦无信心,只听其自然,不图振作,不图改革”(16)这一点。但是这个观点也是早已有之的。《琦善与鸦片战争》的结尾就说:“他既知中国不如英国之强,他应该提倡自强如同治时代的奕訢、文祥及曾、左、李诸人,但他对于国家的自强竟不提及。”(17)因此,说他对两人的评价换了位,是不够准确的。
        其二,琦善应负军事失败的责任。在这个问题上,中外学者已经做了非常细致详尽的研究,结论证明,即便不投降、不妥协,在鸦片战争中中国也不可能取胜,更不用说琦善并没有撤防(18),林则徐的战果也没有人们想象中的辉煌。蒋廷黻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判断是不错的,即琦善在军事上无功亦无过。
        其三,《穿鼻草约》与《南京条约》相比,虽然中国的牺牲较少,但称不上是外交上的一个大胜利。陶元珍指出,《穿鼻草约》最大的失败在于没有禁止烟毒继续流害中国,这是有道理的。后来的研究证明,虽然有《穿鼻草约》这样一个内容,但实际上并没有签订生效;对一个没有签字的条约加以肯定或否定,显然没有什么意义。
        其四,蒋廷黻为琦善说好话,是出于服务于现实政治的目的。这是邓公玄对蒋廷黻作于1939年的《百年的外交》的批评。《百年的外交》中论琦善的部分与《琦善与鸦片战争》中的论述没有两样。建国后这种观点并且有所发展。(19)对邓公玄的质疑,蒋廷黻的回答是:“历史是种科学,研究历史就是探求真理,与‘志’有什么关系?我们要探求史理还能于史实之外去求吗?离开事实而去发空泛议论,充其量,不过得一篇好八股文章。”(20)
        四蒋廷黻为琦善翻案的动机与目的及其评价
        尽管蒋廷黻否认历史学除了史实之外还有投射于史实之上的史观这一条不大站得住脚,但是他这种不无愤懑的表述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自信在学术研究上的态度是完全真诚的。
        蒋廷黻研究琦善,其目的是研究近代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政策对付帝国主义的侵略。肯定琦善,是为了借此抒发自己心中的一个信念:帝国主义这种现象是“国际积势”导致的,要真正战胜帝国主义,方法不是除了抵抗,什么建设也不做,而是应该了解这种“积势”并利用它去寻找中国的出路。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近代世界的第一次严重冲突,由此下手,意义重大。蒋廷黻虽已对国外的观点十分熟悉,但并没有简单沿用之,他说:“实则鸦片战争之远因近因,十分复杂。英人至今不认为鸦片战争也,英人虽不免偏持己见,然非全无理由。……平心论之,烟禁之防害英国之国计民生及义律之耻见挫辱,与夫林氏烟禁之严厉,皆鸦片战争之近因。英国之开辟商场政策,及中国之闭关自大政策,皆其远因也,闭关之政策虽在中外历史上有先例可援,然至19世纪之中叶仍株守之,何不审势之甚耶?”(21)在《琦善与鸦片战争》中他还提出,外交基于两个因素,一个是理,一个就是势。由此可见,他既不从文化的角度来立论,也不从利害的角度来理论,至于道德原则他也是不考虑的。虽然他没有对“势”做出明确定义,但他选择这个词表明他注重的是策略的制定,而非学理或是非的探讨。正因为如此,反对蒋廷黻者往往从道德角度对其发起攻击,实际上意义很小,甚至有时还曲解了蒋廷黻的本意。更何况尽管蒋廷黻不注重道德,但依据较科学的研究方法,他对琦善的一些论断至今看来也还是站得住脚的。而他对林则徐之去职、琦善之失败的看法也有独辟蹊径之处:中国没有因受到鸦片战争的震动而奋起直追,而是在睡梦中又过了二十年。这可以说明蒋廷黻是多么强烈地盼望中国早日走上富强的道路。
        当然,选择琦善来抒发他的这种看法,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琦善在主和派中具有代表性,自不待言;但在一些人看来,此琦善又不仅仅是历史上的那个琦善,而是有现实参照物的。王聿均就说:“此时(一九三一年)日人已占领东北,步步紧逼,国人要求抗日之呼声,响彻云霄,学生的爱国运动,风起云涌。战争气氛,弥漫全国。但中日强弱悬殊,外援又不可恃,仓促作战,损失必巨。有识者难免怵然心忧。……故对琦善过高的评价,当系有所感而发,或是一种影射作用。”(22)如果这个参照物真的存在的话,那么依蒋廷黻自己的表述来看,在《琦善与鸦片战争》写作时,应当指的是汪精卫。(23)严重的国难、妥协的立场、愿意牺牲自己的名誉去换得国家民族的利益,都让人想起1931年底及1932年年初的汪精卫来。蒋廷黻在回顾九·一八事变的时候,曾清楚地表明他赞赏汪精卫的原因:“在二十年的冬天及二十一年的春天,他肯在严重国难之中出来任事:这一点颇能使人心服。后来对攻击政府者,他回答总是:如有人愿来负责,他就可以走开。这样一来,反对者还能有什么立场?最近这半年来,他的言词更能负责了。人家批评塘沽协定,他居然说,塘沽协议完全由他负责。人家批评妥协,他就说我们现在不配谈报复。在全政界皆‘聪明人’的时候,汪先生之不愿作‘聪明人’给政府加添了不少的力量。”(24)因此可以说,蒋廷黻由此认为1931年之汪精卫,即为往日之琦善。或者说,历史一而再、再而三的将同一个问题摆在了研究者的面前:到底是主战还是主和?主战的根据是什么?主和的理由又是什么?从这个角度而言,琦善的主张对中国近代史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当时的中国而言也是如此。
        而现实与历史的“继演”又提示他,如果盲目排外的情绪不解决,中国人仍然拒绝从国际生活中寻找出路,仅用“打倒帝国主义”这样的口号是解决不了中国的根本问题的。对琦善的研究也促进了蒋廷黻另一个主张的提出,即中国必须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国应怎样应对帝国主义侵略问题的另一面。既然主和不是目的,那么为了使暂时的妥协换来力量的积蓄,就必须在妥协的同时实行现代化。不幸的是,日本侵华之剧烈与日本之野心使得蒋廷黻的这套方案越来越缺乏可行性。
        综上所述,蒋廷黻确实为历史及现实中的求和主张做了辩护,但其依据仍然是有启发意义的。研究及评价蒋廷黻的这些观点,首要的不在于道德批判,也不在于以攻心之论去质疑其学术的独立性,而应重视其以平等、开放的世界眼光为基础,为中国所指的另一条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道路之价值。
        注释:
        ①陶元珍:《读〈琦善与鸦片战争〉》,天津《大公报》,1935年5月2日,第11版.陶说,四年以来,“蒋先生在文中所表示的意见,则仍然支配着一部分研究近代史的人的心理,所以我们不惜算旧账,重新来估量一下”。
        ②蒋廷黻:《琦善与鸦片战争》,《蒋廷黻文集》第1册,台北:文星书店,1965年,第49-73页。
        ③蒋廷黻:《再论近百年的外交》,重庆《新经济》第1卷第7期(1939年2月16日),第180页。
        ④蒋廷黻:《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的价值》,《清华周刊》第37卷第9、10期合刊,1932年5月7日,第5页。《〈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卷自序》,《蒋廷黻文集》第1册,台北:文星书店,1965年,第45-46页;《外交史与外交史料》,《蒋廷黻文集》第1册,台北:文星书店,1965年,第120-121页。
        ⑤蒋廷黻:《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的价值》,《清华周刊》第37卷第9、10期合刊,1932年5月7日,第5-6页.
        ⑥“照会的口气虽是很强硬,但全文的方式实在是控告林的方式”,蒋廷黻:《琦善与鸦片战争》,《蒋廷黻文集》第1册,台北:文星书店,1965年,第65页.
        ⑦茅海建对这个问题也重新做了梳理,他认同蒋廷黻对这个文件的分析,证实了蒋廷黻对这类文件之翻译的一个猜测,即为了更好地与中国交流,英国的译文有意地遵循了中国的用词传统,并且证实了蒋廷黻之琦善在译文问题上没有欺骗皇帝,即没有捏造译文以陷害林则徐的看法。见茅海建:《天朝的崩溃》,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10月,第172-173、238页相关论述。
        ⑧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中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第64-65页。
        ⑨如孟世杰总结鸦片战争有“十误”:“一,误于林则徐操切从事,激成祸变。二,误于将帅无经验,兵士乏演习。三,误于承平日久,不明外交政策……五,误于庸臣谋国,贤良屏退。……七,误于水勇解散,资敌向导。”孟世杰:《中国最近世史》,北京:文化学社,1925年,第26页。这个总结把林和琦各打了五十大板。
        ⑩这并不是茅海建先生的原话,只是从他的叙述中总结出来的。原话是:“六年后,抗日战争爆发,蒋先生又著《中国近代史》一书,对琦善、林则徐的评价显然换了调。他虽然仍批判林,但已把林放到比琦更高的位置上,对琦则轻蔑地称为‘不足责’。”茅海建:《天朝的崩溃》,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10月,第32页注51.但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问题,后文将申述之。
        (11)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卷·自序》,《蒋廷黻文集》第1册,台北:文星书店,1965年,第47页。
        (12)李恩涵:《中国外交史的研究》,见《六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第57页。
        (13)作民:《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订误一则》,《清华周刊》第39卷第7期,1933年4月26日。该文认为蒋廷黻编辑的《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以及《琦善与鸦片战争》中有一个小的日期错误;陶元珍:《读〈琦善与鸦片战争〉》,天津《大公报》1935年5月2日,第11版。提出琦善忽视了横档、官涌的防备。这两篇是较有代表性的。茅海建先生的《1841年虎门之战研究》(《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4期)的结论实际上支持了蒋廷黻对军事问题的分析,而反驳了陶元珍的看法。
        (14)蒋廷黻:《评〈清史稿·邦交志〉》,《蒋廷黻文集》第1册,台北:文星书店,1965年,第39页。
        (1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第18页。
        (16)蒋廷黻:《中国近代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第18页。
        (17)蒋廷黻:《琦善与鸦片战争》,《蒋廷黻文集》第1册,台北:文星书店,1965年,第73页。
        (18)茅海建:《1841年虎门之战研究》,《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4期;佐佐木正哉:《鸦片战争研究——从英军进攻广州到义律被免职》第八部分“对琦善的审判”,《近代中国》第11卷。
        (19)尹达说:“抗战以后,他成了国民党政府的要员,是蒋介石集团反动外交政策的谋士。他的那一套鼓吹‘全盘西化’,掩饰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买办史论,不仅严重地干扰了学术界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西交通史的研究,而且也麻痹了人民反帝的斗志,破坏着抗日和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568-569页。
        (20)蒋廷黻:《再论近百年的外交》,重庆《新经济》第1卷第7期(1939年2月16日),第180页。
        (21)蒋廷黻:《评〈清史稿·邦交志〉》,《蒋廷黻文集》第1册,台北:文星书店,1965年,第37-38页。
        (22)王聿均:《蒋廷黻先生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倡导》,《清华校友通讯》第95期,1986年4月29日,第98页。
        (23)一种观点认为,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借“称赞琦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所谓外交”,“为蒋介石虽然终于抗战了,但不积极、并在寻找‘体面’的‘和平’这一政策寻找历史依据。”见刘文沛:《从〈中国近代史〉看蒋廷黻的史学思想》,《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2月,第22卷第1期,第67页。这一论断忽略了蒋廷黻此前对汪精卫的赞美,同时也忽略了该书的论断早在1931年年底即已形成。
        (24)蒋廷黻:《九一八一两年以后》,《蒋廷黻文集》第3册,台北:文星书店,1965年,第393页。

转自:《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长沙)2008年6期第37~40页

责任编辑:刘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